欧盟密集反倾销 纺织业成重灾区
生意社10月23日讯 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3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将对中国产聚酯高强力纱、PET塑料和三聚氰胺三种产品实施反倾销制裁。
而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已经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48起,总涉案金额64.8亿美元。
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正愈演愈烈。其中,石油和化工行业尤须警惕。
企业应该积极应诉
2005年以来,欧盟一直是中国聚酯高强力纱的主要出口地区。聚酯高强力纱用途广泛,普遍用于轮胎加固、织布、传送带和安全带等领域。从2005年至今,我国出口欧盟成员国的数量从14个已经上升到23个,出口欧盟市场的金额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27.52%上升到2009年的41.60%。
在此次聚酯高强力纱反倾销终裁中,欧盟对该产品的进口税率统一调高到了14.3%。但在从2009年开始就积极应诉的10家企业中,大部分应诉企业税率调低至5%左右。中国浙江海利得(19.17,0.42,2.24%)公司(002206.SZ)满足欧盟反倾销法规定的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五条标准,被给予市场经济待遇并计算反倾销税率为零;浙江古纤道等4家企业获单独审查,其中杭州华春化纤公司反倾销税率为零。
这样的结果间接使海利得在以后对欧盟的出口具有了国内其他企业所不具有的相对优势。
“但也要看到,在这个涉案金额达1.2亿美元的反倾销调查中,仅有10家企业进行应诉,更多企业的不作为使得整体行业在对欧出口中不再具备较大的价格优势。”一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专家指出。
本次受到反倾销制裁的另一项产品PET塑料同样如此。PET塑料主要用于生产塑料饮料瓶,对于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最开始可追溯到2003年5月22日。2005年,欧盟确定对输欧PET塑料从量征收反倾销税184欧元/吨。在该项反倾销税持续征收的5年间,中国没有企业进行抗辩,而是直接将销售阵线撤退回国内。如今,这项反倾销税将直接延续至下一个5年。随着欧洲PET回收业的复苏,中国企业获得的贸易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石油和化工行业须警惕
化工产业一直是受国外贸易摩擦打击较为严重的产业。根据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披露的数据,1997年~2009年6月,国外向中国发起反倾销案58起,其中化工产品占了42起。
“中国石油(11.12,-0.14,-1.24%)和化工行业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对直接遭遇贸易救济措施的单类产品来说,出口减少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
200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对外贸易比上年下降23.2%,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24.6%。
“由于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出口到欧洲要经历的审核更严格,我们一度是通过开辟新市场来回避压力。”浙江省鸿业化学原料公司负责人黄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生产三聚磷酸钠的他们曾为此在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国先后共遭遇了8次反倾销调查。“后来我们才意识到,面对一些不公平的贸易待遇,应该要主动去‘讨个公道’。”
关联行业政策优惠被纳入考察范围
在此次受到制裁的产品中,三聚氰胺被征收50%的临时性关税。三聚氰胺广泛应用于装饰面板、涂料、纸张、化肥等领域。根据欧盟反倾销委员会披露的信息,尽管抽样选取的4组企业均向他们提交了该申请,但在实地核查之后,欧盟反倾销委员会认为,中国该行业整体在生产投入和主要原料定价方面受到国家严重干预,未能完全满足欧盟法律规定的五条标准,无法给予任何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今年1~7月我国共出口三聚氰胺6.9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6.42万吨增长了7.62%。
对于这一裁决,在四川经营一家三聚氰胺生产企业的张弛表示,近年来中国三聚氰胺产品走势较好,不能排除国家对于三聚氰胺的原料如尿素等行业的扶持政策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次判决让我们担心的是,过去审查主要针对企业本身,如今关联行业政策优势被纳入考察范畴,欧洲市场上中国三聚氰胺的优势可能会逐步缩小。”
他提到,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持国内化肥供应与价格稳定,我国政府对包括尿素在内的化肥产品的出口一直设限,这使得国内三聚氰胺企业拥有充足的廉价原料保证。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到2009年末,尿素产量突破5800万吨,而国内农业需求仅4300万~4500万吨,过剩1000余万吨。
“今年7月15日开始,三聚氰胺取消出口退税之后,现在出口离岸报价大多为每吨1360~1390美元,与国内价格基本持平。最近4个月人民币升值超过2%,考虑这个因素,出口的利润并不大。”张驰说。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和欧盟至今未能恢复过来,而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因为受影响较小,在一些欧美国家的传统强势领域有了突破,甚至和他们产生了竞争,因此在这些领域更多形式、更深程度的贸易摩擦未来难以避免。”五矿商会专家提示企业,应该注意新的贸易摩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