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加速冲顶 11月初有高位调整可能
生意社10月27日讯 回顾2008年11月份启动的这轮棉花牛市,至现在已经历了23个月,全球棉花供需变化预期是此次棉价飞涨的关键原因。全球农产品涨价烘托棉价上涨气氛,今年全球农产品不断涨价,其中棉花一马当先,而中国棉花对外依存度在三分之一左右,国际棉价助推国内棉价,也使得棉价难以摆脱全球农产品涨价的影响。
今年国内外棉纺产品需求较旺,是推升棉价的主要原因。在出口和内销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10年中国纺织业与服装业产量扩容很快,8月纱产量同比增长19.4%,棉纱产量同比增长20.3%,1-8月纱产量同比增长15.9%,棉纱产量同比增长13.7%。下游的服装产量8月达到2501万件,同比增长23%,1-8月产量总额同比增长16.8%。来自服装的需求促进了坯布和纱线的产量扩张,进而对棉花需求加大,催生了棉价的不断上涨。
从供需缺口来说,据美国农业部预计,10年中国供需缺口达到348.36万吨,同比增加21.77万吨,同比增长6.66%。而09年供需缺口为326.59万吨,比08年扩大了167.65万吨,同比增长105%。尽管全球和中国的库存总量在下降,但是形势的严峻程度不如09年剧烈,供需缺口增速比09年大幅好转,因此在基本面上棉价有可能进一步走高,但是上涨速度会明显放缓。而世界上唯一有产量盈余的国家是美国,近十年美国的供需缺口一直为负,10年达到-291.75万吨,比09年增加100.37万吨的盈余产量。因此,中国的供需缺口需要依靠从美国进口棉花来填补,每年进口棉花占到中国总用棉量的25%左右。因此美棉价格也有可能因为国棉价格的推动而水涨船高。而美棉价格反过来又成为国棉价格居高不下的保底线。
在行情演绎的不同阶段中,有三个特点一直贯穿始终:一、棉花现货价格上涨领先于期货价格,且多数时间段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二、美棉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国内棉价,国内外棉花价差年度均值低于往年;三、棉纱价格与棉花价格联动紧密,其价差是过去17年来的最高水平,纺织企业创纪录的高利润刺激了棉花消费量屡创新高。
上面提到的三个价差正是反映市场是否理性的关键:一、上下游价差。历史上棉纱KC32S和棉花的价差经常在5000-6000之间,这是纺织企业微利时期的价差水平。本轮棉花牛市中,这个价差多数时间在7000-10000之间,高利润的纺织企业难免扩大棉花消费需求,带动棉价走高。当前,这个价差为6000,即使考虑企业人工、电力成本提高,在这一价差水平下纺织企业不会亏损;二、内外棉价差。历史上看,由于我国是棉花第一大消费国、第一大进口国。国内棉价常常高于国外进口棉价格1000-1500元,当前也在这一价差范围内,这决定了:其一是国家通过增发进口配额来调控棉价的能力减弱,其二是东南亚棉纺织竞争对手的成本与国内成本的价差在合理范围内,国内棉纱需求不会被大量替代;三、期现价差。据了解,10月25日,山东某大型纺织集团再次上调皮棉采购价格,3级价格为26800元/吨(带票、送到、公重、现款),4级价格为26500元/吨,均较10月18日上涨1600元/吨;5级价格为24100元/吨,持平。现货价格显著高于期货。而根据长江期货对棉花产区的调研,今年国内棉花显著减产(10%),内地方面三级以上高等级棉可能减产50%以上,以湖北棉商为代表的仓单制作方在今年很难提供大量仓单,所以近月期货合约难免以高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实现交割。上述三点决定了,保值方的方向策略只能是买入。当然,如果这三个价差出现变化,市场也会有所反应。
现阶段,棉花涨价效应正在慢慢传导至终端零售行业,相比起棉花的暴涨,终端服装零售价格目前涨幅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压力终究会在品牌商和零售渠道商上显示出来,服装的涨价不可避免,而这必定会影响终端需求,引发服装厂商减少产量,对棉纱与坯布的需求逐渐降低。从供给端来说,今年新棉已陆续上市,年内棉产量业已确定,棉农会根据今年棉价来确定明年的种植规模,如果棉价持续走高,明年的种植面积有可能会增加。从行业下游来说,大型棉纺企业还有一定的棉花存货,但大多数生产型企业已经停止采购棉花,囤棉多是经销商行为。若未来经销商对于棉价的预期出现转变,也会带动棉花价格出现下跌。从上下游价差和期现价差的运行趋势看,郑棉在11月初有高位调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