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疯狂倒卖 商家“各显神通”挽救利润
生意社10月28日讯 近来棉价的疯狂上涨,不仅创造了国内10年间的最高纪录,也突破了国际棉价15年来的最高点。
截至10月15日,在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40%的新疆,棉花收购的最高价已经达到了12元/公斤,接近去年的两倍。棉花价格的疯涨使新疆迎来了一场棉花市场的“暴风骤雨”……
一场倒卖与反倒卖的“战争”
因为棉价走高,今年9月棉花采摘刚刚开始,新疆农八师某生产建设兵团的棉农们就陷入了兴奋中,但随即又转为失落。因为按规定,兵团的棉花种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定价完成收购,因此市场价的走高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商机”。
据种棉大户王晓晨介绍,兵团领导曾在“秋收动员大会”上透露,今年的棉花收购价在8.5元/公斤左右。他算了一笔账,自己今年承包了500亩棉田,预估总产量最低是150吨,按照“统一定价”8.5元/公斤计算,他可以拿到120多万元,但按照市场价12元/公斤计算,他可以拿到180多万元,差价足足有60万元。
就在这一个多月里,很多陌生面孔出现在田间地头,他们自称“棉花经纪人”。于是,“倒卖”的念头钻进了很多人的心里。
在高差价的诱惑下,兵团棉农的“私自贩卖”显现出罕见的燎原之势,而近在咫尺的兵团直属国营棉花加工厂里却格外冷清。某棉花加工厂厂长说:“现在收购的数量不到我们去年的三分之一,我们五个车间现在也只运作了两个。”
收购者大多是“生脸儿”,温州人居多
疯狂的棉花吸引了大批游资入疆。有消息称,目前在疆的浙江商人有25万人,随着新疆棉花价格的一路走高,今年至少有100亿元浙江民资撤离山西煤矿和房地产市场,转战于新疆棉花市场。而采访中,所有的棉农都表示:在新疆做棉花生意的,80%是温州人。
但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棉农们熟悉的很多“老买家”不见了,更多的是“生脸儿”,他们不仅出现在棉花主产区的田间地头,甚至“沿路叫价”或者直接拦车加价抢收。
加工企业不堪“天价”棉,大多限产休业
收购棉花的或许还沉得住气,加工棉花的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副总经理洪平表示,棉花收购价居高不下,这一价格的“虚胖”导致了“有价无市”——棉花加工企业也不敢大量进货,要不然成本太高,即使加工出来皮棉,也没有棉纺企业敢接盘。
在新疆很多的棉花加工厂里都可以看到机器停工、工人休业的景象。阿克苏一家棉花加工厂,工人们已经休息了12天,最近刚刚恢复工作,这家设计加工能力为6000吨的棉花加工厂现在的日处理量还不足2000吨,但因每年都与合作的棉纺厂签有供销协议,他们又不得不高价收购籽棉。工厂老板说,他现在是赔着钱在做生意。
面对“涨势汹汹”的棉花,服装企业不得不把新款秋冬装进行提价,并采用寻找新式面料、生产均码等“招数”,来挽救越来越薄的利润。
“涉棉”秋冬装,价格普遍“上蹿”
“今年的新款秋冬装,价格涨得厉害!”这两天气温骤降,市民王小姐去添置衣物,逛了一圈下来连声感叹,自己常去的瑞金路“增致牛仔”店内,新款牛仔裤价格基本上全超过300元,而去年只要200多元就能买到一条同样棉质面料的裤子。
梁小姐是一家品牌男装在南京的代理商。几天前她接到公司电话,所有秋季新款一律上调价格。“同等档次的全棉服装,现在厂家的拿货价,和指定零售价全部上去了。现在一件衬衫每件售价在150—160元之间,而去年只有80—90元。”她说。
售价涨不过原料,服装企业直喊“亏”
“平均每条裤子的出厂价涨了六七块钱。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完全消化棉花涨价的成本。”南京吉姆服饰有限公司一位李姓副总说,他们主要生产棉质牛仔裤,面料约占总体成本的四成。现在做的都是7月份时接下的单子,这一轮棉布涨价,导致成本上升了约25%。“本来利润就只有几个点,这下子更是赚不到什么钱了。”
“虽然我们的零售价也涨了一两成,但是并没有原材料的涨幅高。”在淘宝开店的南京卖家刘先生说:“今年比去年难做很多,我们自己的利润缩水将近一成。”
找新面料、改做均码,商家“各显神通”挽救利润
在一路飙升的棉价面前,不少精明的商家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挽救自己的利润。
“把原来的棉成分降低,或是干脆寻找新式面料代替它。”刘先生说。不过,让他郁闷的是,在棉花的领涨下,涤纶等面料眼下也有跟风涨价的趋势。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现在不少街头的服装店内,均码服装占了大多数。淘宝上一些自己生产服装的店家,也悄悄地把以前商品型号中的“L”、“M”、“S”,换成了“均码”。梁小姐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成本,不少服装厂家干脆不生产大小码了,全部生产均码。“原材料涨价对于码数分得很细的商家来说,很不划算,因为每个码数都要分开加工,会浪费不少布料。所以一些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只好全生产均码的服装。”梁小姐告诉记者,此外,有些订做量小的“散户”还会形成联盟,统一向工厂下单,因为批量生产面料的利用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