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从卖服装转型到卖创意
中国第二届创业板高峰论坛前,本报探访积极谋划上市企业
“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买一架A380空客飞机。”——在国内服装业,这句话流传了很久。曾几何时,普遍靠廉价劳动力、价格战打开市场的服装制造业,在大众心目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夕阳产业”。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转变,更让我省一批主营纺织、服装的制造企业纷纷倒下,不少企业主甚至关掉厂房,转战投资市场。
在行业一片低迷声中,创建15年的宁波太平鸟集团却成功突围,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创意经济的转型。如今不但保持了40%以上的年销售增长率,还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
在中国第二届创业板高峰论坛前夕,记者采访了几家参会的、积极谋划上市的企业。他们都已经或正在从传统制造向其他方向转型。他们期待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了解其他企业的上市经验和转型升级经验。
在他们看别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转型之路。
从“卖服装”到“卖创意”的转型
如今,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等问题,令我省不少传统制造企业认识到,只有谋求转型才能突破瓶颈。但在素以劳动密集、薄利多销维生的服装制造业,转型谈何容易。
“现在国内服装市场面临饱和,各种廉价服装大量充斥,但我们认为除了价格,服装产品的创意内涵更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服装制造到创意经济转型的内涵。”太平鸟集团总裁助理竺麒麟告诉记者。
然而,太平鸟成立15年来, “不卖服装卖创意”的转型之路,却也足足经历了3次大的转型。从产品转型升级到商业模式转型,再到文化与思想转型,直到近两年才找准了“创意时尚”的路子。
据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的创业之路,也是从“摆地摊”开始的,其后才慢慢筹建工厂,制造衬衫西装。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同业竞争的压力,太平鸟从正装转为做休闲装,实现了第一次转型。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 中,国内制造型企业的资金链都面临很大压力。为了另辟蹊径,太平鸟尝试将生产线进行外包,向“虚拟经营模式”迈出了第一步。
“当时虚拟经营还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样,当时很多企业都措手不及,而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生产制造要占用企业这么多资金,周边却有这么多的服装加工厂没订单、没工开,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制造这块交给别人呢?”
竺麒麟表示,由于卸下了生产制造的担子,企业能够将主要人力资源投放在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也为进一步转型创意时尚产业打下了基础。
“转型后,我们主打设计和品牌运营,不再像传统服装那样依靠平价低端,因为这样的产品,消费者通常不会意识到其附加的品牌价值。许多国际名牌都是将加工制造外包给廉价劳动力市场的,本身则依靠设计引领时尚,由品牌产生高附加值。我们的目标也是进入到这样的高端市场,不断扩大和同类品牌的差异。”
企业转型求“深入”不能“放弃”
创业的艰辛、转型的压力,金融危机和市场紧缩,往往让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两次金融危机中,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为了保全资金,不得不大幅裁员、关闭工厂,甚至企业主卷款“失踪”,给业界留下难以磨灭的惨淡印象。
竺麒麟告诉记者,十几年的转型之路中,太平鸟也曾遭遇“被打懵”的时刻,但凭借“转型深入”的原则,最终击退了“放弃”心理。
“董事长张江平经常灌输员工这样的理念: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就像‘2012’,在天灾面前,企业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所以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生存会越来越艰难,要随时自我施压、有紧迫感。每个有远大抱负的企业,都会面临突破传统的局限,只有深入、再深入地转型,才能找到未来的发展动力。”
凭借张江平在2007年提出的“转型时尚创意”理念,太平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做到了“逆势增长”。竺麒麟告诉记者,如今外围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已经不会很大。
他解释,创意时尚产业由于卖的是时尚理念和文化创意,令产业突破了增长极限,同时通过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信息流、物流、现金流等,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和整合。
“传统服装制造靠订单,一年下来还有一大堆库存,如今我们打破了这个传统局限,把订单、订货相结合,大大缩短上市的周期,从创意设计到产品问世,最快只需20多天。”
据介绍,目前太平鸟每年有5000款以上的产品,近几年来,平均销售增速达40%,去年的销售额近40亿元。“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突破50亿元,在1500个营业网点基础上,再增加300个。”
我省传统制造企业
探求转型之路
和“太平鸟”一样,我省不少制造企业正在各自的转型之路上积极探索。
报名参会的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军告诉记者,企业成立两年半以来,已经脱离了依靠劳动力密集、生产原材料的传统范畴,正往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在船用产品方面,浙江汉力士不但是国内唯一能生产大功率全回转桨的企业,还拥有1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收购了拥有130多年品牌历史的荷兰IHC公司艉管项目的技术和生产设备。
施军告诉记者,企业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是:今年年底销售额8000万元,增幅60%; 2011年底销售额1亿元,增长25%。同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还将进入军品市场和发展相关产业。
而另一家老牌浙企——飞鲸漆业公司总经理沈明杰则告诉记者,企业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PE和VC的引进,将在不久后冲击上市目标。
“25年前,企业刚建立起来时,只有8个员工跟1台机器,做的产品是年产30吨的木船漆。开始几年,由于舟山港的建设,船舶修造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带动了造漆业,那时我们比较盲目,一直追着市场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沈明杰说,尽管之后企业赚到了钱,但他很快发现,这种纯粹依靠生产线的做法是被动的,如果产品没有附加值,随时能被对手取代。
“以前为了追求产量,生产油漆都是以汽油为原料,既有施工危害,又有环境污染,还浪费能源。这样其实是不明智的,在提倡节约环保的社会很难发展下去。只有转型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为此,企业投下数百万重金研发环保型产品,10多个项目已被列为省级科技项目,并参与牵头制定了数个国家级的船用油漆标准。在使用新技术后,每年能节约600多吨汽油。
和上个世纪相比,如今,企业的员工仍维持在100多人,但新技术带来的动力令企业焕发了活力,年产600多种产品的能力让飞鲸站在了我省漆业的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