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声”四起 服装要和低价说Bye-Bye?
成本上涨谁“埋单”
价格是当前人们谈及最多的一个话题,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同样如此。
在用工成本、土体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棉价飙升等种种因素作用之下,服装价格上涨与否已经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
“服装涨价是水涨船高的事情。”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如此判断。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传统的服装加工制造成本构成中,原料成本占到了60%~75%,加工制造成本仅占25%左右。现在的情况是,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在上涨。制造成本刚性上涨必然向下一个环节传递,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服装,不涨价就要亏损,这就是水涨船高的道理,也是市场作用的表现。”
河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刘连红也表示,棉价已经涨得有点不正常了。在当地协会此前召开的一次会上,几家大的纺织企业纷纷表示,已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成本上升压力,要提价。
刘连红认为:“上游的涨价压力肯定要向下游传递。因为上游企业无论如何去调整产品结构、压缩成本,都不可能消化眼下如此大的棉价上涨压力。”
事实上,据刘连红介绍,河北的部分服装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价格。比如一些裤子生产企业已经将批发价格上调了五六元。由于调整的幅度不是很大,涨价得到了下游企业的认可。
另据《石狮日报》日前报道,不少泉州的品牌服装企业也已开始提价。如特步近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服装类产品平均售价增长了13.9%。“对于我们服装类产品而言,上涨通道刚刚打开,提价或成为趋势。”特步一位市场部经理表示。
上游成本压力向下传递,服装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定势,但这种压力并不能百分百的传递至终端,完全由消费者“埋单”。
蒋衡杰特别指出:“涨价是肯定的,但能涨多少,消费者会不会接受,则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涨,企业受不了;涨多了,消费者不买账,一切都是空话。所以这个度企业一定要把握好。”
晋江一位服装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对于终端零售市场的提价幅度,不同的企业,其销售、定位不同,定价话语权也不同。品牌附加值大、利润高的企业,不会因为这次棉花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受到太大影响;但对于出口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影响会比较大。
在蒋衡杰看来,此次成本上涨虽然是对服装行业的一次严重考验,但也是全行业加速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契机。因为,市场因素将逼迫企业进一步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
品牌服装涨不涨
棉价上涨就像传染病毒一般,首先波及织布业,然后向印染、服装及辅料制造业传导。事实上,上半年由于原料库存尚充足,棉花涨价似乎并未反映在春装和夏装上,直到秋装上市,“棉花涨价症候群”现象才开始充分体现。
面对棉价上涨,品牌服装企业是否也会随之而涨,我们听到两种声音:涨和不涨。
持上涨观点者认为:经销商和零售商理所当然地想把增加的支出转嫁给消费者。如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在6月份曾宣布,第四季度的服装产品零售价提高17.9%。
在采访相关企业时,持涨和暂时观望不涨者各有支持者。
“今年服装涨价主要还是受棉花等原材料上涨的影响。”说到涨价二字,重庆某西服品牌的总经理很头痛。他表示,现在的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了20%,甚至更多。
幸运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加明对涨价毫不讳言:“凯宾科特品牌是一个皮装品牌,现在也提价了,提了20%左右。因为我们的皮衣定位在中高档,消费人群对于提价普遍接受。”
韩加明表示,虽然棉价提价对皮衣皮草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皮草皮衣的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仅皮革价格就上涨了30%。
持不涨价观点品牌企业的论点在于,服装品牌价格的制定是个综合因素,不会因为某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北京大华天坛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焱在谈到服装价格时说:“棉花上涨,我们内销品牌并没有跟着上涨。外销的价格很透明,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改变,因此对于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客户是可以接受的。内销部分定价由于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而且相对利润空间更大,因此我们现在并未因为棉花价格的上涨而提价。”
赵焱还谈到:“很多品牌选择企业自己消化成本上涨因素,因为大众消费品的价格需要大众能够接受。品牌不希望因提价流失消费者。因此,我们选择牺牲些利润,让利消费者,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相对固定的消费群。”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很多品牌对于产品价格采取的是谨慎态度。
派克兰帝副总裁吕智勇表示,派克兰帝没有因为棉价上涨而考虑涨价。“我们不会把成本上涨因素直接转嫁给消费者。”
“遵循自己的规律成为派克兰帝应对棉价上涨的措施,派克兰帝会关注市场情况,根据市场情况和自己的成长规律来确定自己的价格体系,不会因为某一因素的变化而贸然调整产品价格。因此这次棉价上涨我们选择自己消化。”吕智勇如此说道,但他并不否认服装价格正呈逐年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