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一路攀升 成农产品价格上涨“领头羊”
聚焦射阳
种植面积减少、不利气候频发、国内国际“大环境”影响
棉花不疯狂也难
棉花减产,但是价格,连带收入几近翻番,棉农的喜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快报记者遇到的棉农,神情几乎都很淡定。没有因此和疯狂的棉价一样“失去理智”:明年趁势增加投入,扩大种植面积……依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是种棉花出身,对棉花价格的涨跌看得很淡,“今年涨了,明年就会跌回去,虽然跌得不深。”
为什么这么淡定?因为他们是射阳人,射阳人对棉花有感情,但这感情是理智的。
据陪同快报记者采访的射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吉荣华介绍,射阳县是全国知名的种棉大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皮棉产量常年维持在150万担,自1988年以来,曾经连续11年总产列全国区县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产棉冠军县。
射阳有两个知名人物,一个是射日的后裔,还有一位就是把棉花种植引入射阳的著名实业家张謇。1912年,是张謇把棉花引进
射阳,从而成全了射阳人和棉花的特殊关系。
“但是随着棉花价格的低迷,射阳棉花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吉荣华介绍说,2007年全县的棉花种植面积是88.5万亩,2008年是70万亩,去年是55.5万亩。“今年下滑到45万亩。预计单产每亩75公斤(皮棉),总产67.5万担(1担为100斤)。”
吉荣华认为,射阳棉花价格不断疯涨的原因,一个是种植面积少了,产量下降;再有就是今年棉花生长期间,阴雨连绵,低温,寡照,不利的气候因素,使得本来产量就“锐减”的棉花雪上加霜。而物以稀为贵,在这个前提下,射阳棉花价格大幅度提高是可以想象的。
“射阳是这样,全国的产棉区几乎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吉荣华长期跟踪研究棉花的种植和市场状况。他介绍说,有四个因素,促成了今年全国范围内的棉花的疯狂。一是全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二是国内主要产棉区都遇到了气候灾害,三是金融危机后,国内的纺织服装产业回暖,出口大幅增加,这增加了对棉花的需求,四是世界上主要的产棉国或产量下降,或控制出口。这四个因素同时出现,棉花不疯狂也难。
聚焦棉花经纪人
产量低,价格高得惊人,主要卖给小加工厂
正规的大企业嫌我的籽棉孬
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棉花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中心轴是:良种繁育—棉花种植—棉花采摘—棉花收购—棉花初加工—储存—棉纺纺织—服装制造—服装批发和零售—服装消费。
在射阳的采访中,快报记者了解到,棉花的种植和采摘环节,由于射阳棉农的种植面积较小,基本上由棉农自己完成。射阳没有必要像新疆那样,每年都等待着一支规模庞大的进疆采摘大军。
在射阳,棉花的产业链中,有一个环节特别引人注目,就是棉花的收购。虽然也有纺织服装企业直接从棉农手中收购棉花。但是目前这一“工作”,在射阳大多是由大大小小的棉花经纪人来完成的。
快报记者乘车经过一些乡镇,都可以在小镇上看到规模各异的收棉仓库。仓库门口写着醒目的“收花”字样的牌子。记者在采访棉农时了解到,棉农的棉花主要是卖给上门收购的经纪人的。
“他们大都把电动三轮车开到了棉农的家门口。”吉荣华介绍说,一番讨价还价后,就进行现金交易。这些经纪人多数是本地人,有的自家还种有棉花。他们从棉农手中收购到籽棉之后,再转手倒卖给棉花加工厂。
记者在采访棉农王乃祥时了解到,去年王乃祥就是经纪人队伍中的一个。
今年面积少,价格太高,不太好收。王乃祥干脆选择了放弃。“都是熟人,谈起价来相对容易,至少不会受骗。”
棉花经纪人是比较书面的说法,在民间大家直呼他们棉花贩子。
在射阳县陈洋镇,快报记者遇到了棉花经纪人丁震。
当时他正在指挥一群妇女从一个100平米左右的门面房里,往门口一辆大货车上装运籽棉。“我做这个行当已经七八年的时间了,收购棉花回来后,尽快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都是他们自己上门来配载的,当然也供应给射阳本地的一些私人加工厂。”
丁震说,棉花都是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到棉农家直接收来的。
9月20日左右,丁震收到了第一笔籽棉,价格在4元钱左右,后来价格不断往上翻,拿货的人太多了,现在的价格是5.8元左右。
丁震说他没什么风险,几乎是当天进当天出,最多耽搁一两天,“今年主要是供给射阳本地的一些小型加工厂,也有从山东那边来拿货的,听说山东那边已经涨到6块3了。我赚得不多,也就是每斤一到两毛钱,就这差价我还得拿出一部分分给帮我打包运上车的这些人。工钱不低。”
丁震说,今年射阳本地大的加工厂要的货少,他们嫌我们的质量孬。“今年雨天多,水分大,质量不如往年,好棉孬棉都混在一起。”他说这么做是为了尽早地转手出去。
今年产量比较低,丁震前年一天能出手三四万斤,去年就少了,今年更少,每天只有三四千斤。丁震说,价格太高了,今年光启动资金就需要五六十万,去年30万就够了。
“别看我整天忙来忙去的,进出的棉花和钱都不少,但这一季,也就赚个三四万块钱。”丁震说这个面积约有100平米的仓库是租的,半年租金5000块。“棉花做完了,我就做水稻。”
丁震说像他这么样规模的收购点光陈洋镇就有三四十个。
孙立兵的收购点位于丁震的斜对面。和丁震不同的是,他自己不从棉农那里拿货,而是由七八个规模更小的经纪人,也就是收购来了就往他这儿送的棉花贩子,为他供货。与丁震相比,他的利润要更低些,但是也要省劲些,毕竟不需要自己去和棉农讨价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