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期棉疯涨步伐暂歇 上市棉企套保参差不齐


http://www.texnet.com.cn  2010-11-01 08:54:08  来源: 证券日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1月1日讯 郑棉期货价格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但上周,郑棉期货终于在疯狂的上涨步伐中暂停下来。自从10月26日达到历史新高27980元/吨后,其后3个交易日最高价都没有突破27980元/吨的价位。

  上周初,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全线涨停,持仓量有所下降,随后郑棉高位遭遇急跌,周四郑棉不受隔夜美棉跌停影响,在国内现货价格上涨支撑下,实现较大幅度的上扬,周五郑棉主力1105合约则全天大幅震荡,收出一根比较标准的阴线十字星。截至10月29日,郑棉主力1105合约收盘价27245元/吨,当周大涨8.35%。

  面对高涨势和短期的上行压力,身处生产链条上中游的企业将如何利用好套期保值这个管理风险的工具呢?棉花价格的大幅飙升对什么样的企业有较大的利好呢?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棉花上游生产商、中游制造商等企业,了解相关的套期保值情况。此外,还对一些期货公司棉花分析师进行了采访,听取他们对棉企套保的分析。

  棉价涨升

  对上游棉企较有利

  郑棉于今年8月底突破前期平台大涨,之后接连创出历史新高。但自从10月26日达到历史新高27980元/吨后,其后3个交易日最高价都没有突破27980元/吨的价位。

  北京中期分析师许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目前郑棉属于短期震荡整理,从周线图来看,27000一线对盘面有一定的压力,但无反转信号出现。

  许晶表示,我国棉花主产区自4月份开始先后经历了低温冻害、高温干旱灾害及连续强降雨天气,造成了棉花总产量的减少,导致棉花供给紧张,而需求依旧旺盛,供需失衡引发棉价大涨。

  另外,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也有很多游资介入进行棉花的炒作,这里面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和温州的游资,他们囤积了大量的棉花,持棉待涨。上述因素加在一起,引发连锁反应,致使棉花大涨。

  据了解,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从事棉花生产的主要有新农开发(600359)、新赛股份(600540)等。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研究员王均军认为,棉花价格的大幅飙升对自身拥有棉花生产基地的上市公司有较大利好,例如新赛股份、新农开发。王均军说,新赛股份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棉纺产品及棉花产品虽因价格持续稳步上涨,皮棉、棉纱营业收入占公司所有收入近80%。

  而主营业务只包括收购加工棉花的上市公司获益较小,有可能还会因为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回报率低而利润受到影响,例如敦煌种业(600354)。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上述公司其中一家的套保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做套保,目前主要是盯着郑棉1101合约,在价格达到26000-27000元/吨左右的时候,再看郑棉1105合约的价位,适时进行卖出套保动作。

  纺企若没原料渠道

  须考虑套保操作

  据统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从事色织布生产的主要有山东鲁泰、雅戈尔(600177)、湖北迈亚、黑牡丹(600510)、德棉股份、新野纺织(002087)等几家。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一些公司都在关注棉花期货走势,但参与套保程度参差不齐,多数公司以套保具体情况属于公司商业机密为由婉拒透露更多的细节。

  王均军指出,今年,棉花收购开盘价比较高,加上很多贷款目前还没有到位,此类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较大。而企业最怕成本、利润波动较大,这样的风险是不容易把控的。

  许晶表示,对棉花套保有需求较多的是纱厂、纺织厂,下游企业比如服装厂一般需求不大。

  据了解,在上述上市企业中,山东鲁泰拥有从棉花到制衣完整的垂直生产链,在行业中占有较大优势。鲁泰一家分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公司有棉田,因此自己用肯定足够,而鲁泰也一直非常注重利用套期保值来锁定成本,达成企业生产经营的平衡。

  而本报记者也了解到,山东鲁泰在新疆拥有一家棉业公司,主要从事棉花种植、皮棉及棉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棉纱的生产销售。

  王均军分析说,对于棉花的中游的纱厂、制造厂商来说,做不做套保,关键看该企业是否有原材料渠道,或者有没有跟棉花生产企业签订相关协议,这样,生产链上游的成本即可被锁定。

  而山东鲁泰拥有自己的上游渠道,甚至可以不需要过于考虑市场流通方面,其渠道内的原材料企业可以自行消化,可以考虑不做套保。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上游的生产渠道,还是要考虑介入套保。

  此外,在该公司半年报中,显示鲁泰正在做远期结汇、远期购汇、远期外汇买卖等衍生品交易业务,也是以套期保值为目的。

  采访中,一位期货业内的资深专家表示,棉市风险时刻存在,企业应当适时适量灵活地进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作为涉棉企业管理风险的工具,其重要作用目前已为许多企业所认识,目前的关键问题产生在企业实施的决心和资金状况。至于决策和资金状况,在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之后,企业应当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郑棉  棉花  棉价  郑棉期货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