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棉质服装全线涨价 棉价狂飙影响消费市场
荆州天桥好邻居店导购员介绍,床上用品价格涨幅很大,纯棉面料春秋被由240元涨到了298元。她介绍说,棉花涨价了,下批货肯定要涨,估计200元左右的四件套,进货价会上涨60到70元,全场的各类棉质产品价格则会上涨20到80元不等。“工艺越好,棉花用量就越大。所以,工艺不同的产品,涨价的幅度也就不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棉花涨价了,服装、内衣、窗帘、床上用品等棉织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儿童服装涨幅也颇大,中佳商城是婴幼儿及童装店云集之地。老板纷纷感叹童装涨价厉害。“儿童服装多以棉质为主,上游棉花大幅涨价势必影响下游的童装价格。”一家品牌服装店的梁女士说,今年童装贵了很多,到厂家拿货时,对方就涨了10%,说是成本涨价了,梁女士说,因此童装的售卖价不得不跟着涨,涨幅大致在10%—20%.与此同时,各品牌的纸尿裤也有小幅上涨。
反应
棉制品涨价市民反应强烈
在武商量贩荆州店,几位顾客正感叹今年棉类制品的涨价。“像100多元的四件套,去年有很多,今年基本上看不到。”
“一套四件套怎么这么贵,还有便宜点的吗?”在北京中路一床上用品店内,一名顾客正在和商家讨价还价。顾客不住感慨,以前四百元就很好的床品六件套现在价格涨到了500元左右,现在买两套的钱在去年能买三套。
市民王女士最近正在帮女儿置办结婚用品,一打听吓一跳,做被褥用的棉布、床上用的四件套、窗帘等棉纺织品都涨价了。她看中的一套纯棉六件套原价也就在400元上下,现在卖到了500元,一番还价后以460元成交。床品八件套更是卖到1000多元,最便宜也得960元。
虽然现在棉质产品价格上涨了,但是如果家里需要,我们还是会选择棉质产品的。“正准备装修新房的黄小姐和未婚夫说。
“去年我在这里买一套‘三枪’的内衣才三十七八块钱,可是今年已经涨到四十八块钱了,没想到这秋衣秋裤都涨价这么多。”在沙隆达广场附近的一家内衣专卖店,孙女士抱怨道。
喜欢打扮的白领靳琴告诉记者,由于长款卫衣价格涨了,她已经改了到商场买卫衣的习惯,而是转到洪城购买,一般百来块钱就能搞掂。
儿童服装价格上涨的同时,宝宝的另一主要消费品纸尿裤也开始涨价。很多年轻父母盘算了一下,今年以来,育儿成本每月增加百元左右。有的妈妈称,今后养孩子真是不容易了。
纸尿裤涨价引来不少年轻父母的抱怨。在沃尔玛超市买纸尿裤的一位男士说,现在给孩子买纸尿裤,一星期就要200多元。纸尿裤、奶粉每次涨价,他就得考虑少抽一包烟。儿子才满5个月的余女士看到自己常买的妈咪宝贝纸尿裤涨价了,干脆换了小区附近超市卖得便宜的安儿乐品牌。
对此,妈妈们纷纷想出各种省钱妙招来应对。有些妈妈将尿垫和传统的棉质尿布一起用,还有的妈妈想出自制纸尿裤的办法。记者了解到,现在不少年轻父母还通过团购、找代理商购买等方式,买到比超市价格优惠的纸尿裤。通过代理商大量购买,一般能享受9折的批发价格。还有些妈妈拿价格相对便宜的尿片搭配使用。
原因
棉花供不应求是主因
今年我市植棉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预估平均减少20%.由于播种期小幅推迟,尾期棉桃损失较大,拖累单产水平。
据荆州某棉企称,以岑河为例,棉花产量总体下滑近30%.棉花质量上,企业普遍反映高于往年,荆州一带棉花衣分平均在38%-39%,高的能达到43%-44%,致使当地收购价居高不下,平均高于周边0.05-0.1元/斤。
记者走访发现,39%衣分籽花在岑河收购报价为3.2元/斤,光棉籽为1.05-1.08元/斤,皮棉收购成本在13200-13360元/吨,结合加工费500元/吨,生产成本逼近13700-13860元/吨。
“服装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棉花涨价的影响。”一家商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今冬棉制品的大幅涨价,与原材料棉花的价格上涨有很大关系。从去年底开始,棉花价格持续走高,近半年来更是暴涨,迫于进货成本压力,服装经销商只能选择提高零售价。
对于这样的上涨行情,市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棉价上涨原因有多方面,今年以来,棉花供不应求导致其价格不断上涨,使各类棉制品价格也大受影响。一方面,国内棉花主产区因气候灾害减产近四分之一;另一方面,国际棉价处于上升通道,游资炒棉花也推动了棉价上涨。他介绍说,近期采购的棉花大多会用于生产下一季的服装或者棉纺织品,所以相关产品的涨价趋势很有可能会延续到明年。
在几家面料市场,几个店主透露,因今年不少企业都在使用旧棉,到年底才会集中采用高价的新棉,那时棉质面料还要涨价。
业内人士表示,棉质单衣涨幅最明显,同样,品牌服装与去年初相比价格上涨15%-20%.但现在纺织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厂家不愿因棉花价格的上涨而随之上涨服装价格,否则市场份额就将被别人抢占。
普遍采取的策略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原料的配比,创新设计,增加款式,挤压和降低自身的利润空间。
现在涨价往往都是一些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和一些有实力的厂家,以及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和中低端产品,正处于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