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仲怀院士:谈蚕桑产业发展新思路
生意社11月2日讯 近段时间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杨彪一行,专程到西南大学拜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教授,并进行了座谈。杨站长汇报了四川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思路。向仲怀院士充分肯定了四川在推进全国蚕桑产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并就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具体的意见与建议。
向院士指出,蚕桑产业不能就蚕桑搞蚕桑,应多元化发展。传统蚕桑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综合效益不高。蚕桑产业应多元化发展,体现其生态价值、综合价值。2009年10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将桑柞林作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生态建设等纳入规划,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支持;重庆市启动了“绿化长江,桑树在行动”课题,将桑树作为保护生态的载体,对长江流域河流消没区域、石漠化区域进行治理;新疆等北方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用桑树作为防风固沙、绿化大地的重要植被,已经初见成效。北京大兴一企业,栽植成片生态桑,实施桑园综合开发,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产业,亩桑综合效益2万元以上。四川栽桑历史悠久,利用桑树作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林木资源,可以有所作为。在蚕桑综合开发方面:一是可以利用桑枝条生产强化木地板,成本只有竹地板的1/2,木地板的1/3。二是可以利用桑枝条开发生产食用菌,每亩桑园可增收1000-1500元。三是利用蚕蛹资源进行开发,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2.5%,其中α-亚麻酸占26%,α-亚麻酸是DHA前体,是保健品市场上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四是利用蚕沙资源开发叶绿素铜钠盐、做食用菌培养基等,既增加了蚕农收入,又清洁了环境。五是利用桑叶、桑果、桑枝、桑根等综合开发,以及蚕作生物反应器、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等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向院士认为,要充分认识“在生态树种中桑树经济价值最高、在经济树种中桑树生态效益最大”的特点,主动把桑树纳入农业、林业两大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中。发挥蚕桑传统产业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的多元效益,把蚕桑真正搞成多元化发展的产业。茧丝市场好时,大力发展茧丝绸产品;茧丝市场不好时,发展多元化产品。充分利用好政策、资源等特点,把蚕桑产业稳住、发展。
向院士强调,应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理念发展蚕桑产业,在产业基础上做文章。针对传统栽桑养蚕产业目前面临劳动力紧缺,季节性用工、非均衡用工矛盾突出等问题,在产业基础、品种方面,应选育推广抗性强、用工省的桑蚕品种,其工业加工性能达到基本要求即可。在夏秋季气候恶劣时,不一定全面推广养蚕卖茧缫丝的传统方式,可考虑饲养高抗蚕品种,养蚕做全蚕粉,开发全蚕粉饲料,进行精深加工。最近我们实验室培育的细纤度蚕品种,在重庆、四川示范推广饲养,就体现了抗性强、用工省、产量稳的特点。
向院士最后强调,推动蚕桑产业发展,要抓基地。国家蚕桑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在四川现设立南充、宜宾等2个综合试验站,实属来之不易,充分表明对四川蚕桑产业的重视。试验站的任务就是抓基地、试验示范;突出特色;总结推广、讲求实效。为确保综合试验站的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更好地把产、学、研有机结合,抓出特色,干出成绩,要密切与行业管理部门联系,与龙头企业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上的带头作用,在产业规模、轻简技术、资源利用等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力争把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做好,成为蚕桑产业发展新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