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销售:提价后再打折已成行业潜规则
生意社11月4日讯 今年秋装、秋鞋又涨价了,很多牌子起步价都已经过千元了!面对高涨的服装、内衣、鞋类产品价格,服装商家们不得不借用各种渠道缓解成本压力。如今消费者们都养成了“不打折不消费”,“提价后打折”成为当前最受争议而又最有效的销售方式。
服装商:成本上涨无奈提价
与前几年相比,鞋类、服装、童装价格差不多翻番,今年秋冬的新款服饰也至少提价两成。商场内秋冬新款标价更是调高了一个挡,直接千元大关,一些品牌更是动辄在2000元以上。据服装商家表示,“没办法,物价飙涨,厂家嚷嚷着什么人工、原材料成本都涨了,他们自主定价,标价只能跟着往上走”。
另外,现在消费者无折不买,加上如今服装商家竞争格外激烈,以至于不少品牌专门制定价格策略。据百货商场的一位品牌服装供应商称,商场每次搞活动都要全程参加,几年前曾经因为参加某商场的促销活动赔本了,“进场费”、“商场扣点”、商场租金、各种各样的“公关费”,最后都要摊进服装价格中,只有在新品上市时把价格调高,反正现在没有什么东西不涨价的。
恶性循环消费者“不打折不消费”
在各种涨价潮的冲击下,各商家,尤其是百货企业长期、频繁、大幅度的打折促销活动,虽然保持了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但同时推高了品牌商的商品价格。由于品牌商价格虚高,不打折无法回归价格本真,反过来又倒逼商场进一步加大打折力度,形成恶性循环,也让消费者养成了“不打折不消费”的行为习惯。
提价后打折成业内潜规则
一位服装商场的商家对此表示,这种“先提价后打折”的行为在行内根本不是秘密,因服装进入商场的费用高于专卖店,所以商场的售价要比专卖店的高一点。现在的人都爱买打折的东西,这样商品标价上调30%,就可以打八折销售了。
商家要积极探索转变经营模式
如今商家都在大肆的搞提价打折的促销活动,说到底严重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百货商家要积极摆脱这种局面,探索转变经营模式。如:培养专业买手,增加自采比例,探索不以打折为主的营销策划方案,根据消费者需求和流行趋势采购适销对路的商品。理性促销行为不但可以避免恶性竞争,也将增强整个行业的公信力。扭转虚假折扣的歪风,同时通过真实惠促销让消费者确确实实得到折扣的好处,这样下来商家才有动力进行再生产。
消费者协会表示,消费者要谨慎面对促销,在参与商家促销活动时要注意看活动内容,促销抽奖是否通过公证,商品是否符合规格标准,商家是否在价格上做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