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棉价的背后 供需缺口加大
棉价走高,种棉收益增加
据德州市棉花协会秘书长于秀志介绍,德州市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 200-300 万亩。但今年棉田面积仅有 155 万亩,比上年减少 32% ,是近 11年来植棉面积最少的一年。8 月上中旬,当地发生持续大范围高强度降雨及连阴天气,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籽棉平均亩产仅有 210 公斤左右,比正常年份减少 20% 以上。
今年新棉上市以来,受国内棉花减产、需求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当地籽棉收购价格迅速飙升,几乎一天一个价,可以用“疯狂”两字来形容。 9 月初籽棉收购价格在8.40元/公斤左右,之后持续上升,9 月底涨至平均 10.4元/公斤左右。国庆节后继续上涨, 10月底达到 12.40元/公斤左右,一个多月内上涨47% ;比上年同期上涨 77% ,屡创历史最高价位。皮棉销售价格从9 月初183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2700元/吨,涨幅48% ,也连创历史新高。
虽然今年德州市棉花受涝灾大幅减产,但由于棉价创历史新高,棉花减产不减收。按平均亩产210公斤、平均售价12.2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2562 元,扣除种植直接成本393元/亩(不包括人工费、包地费用及雇人拾棉费用),加上每亩良种补贴15元,亩收入2184元,比种粮食每亩多收入625元,彻底改变了近年来种棉花不如种粮食收益高的状况。
供需缺口加大助推棉价上涨
“棉花产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产需的不平衡造成了棉价的飙涨。”德州银龙集团副总经理刘贵州分析今年棉价上涨原因时说。
刘贵州告诉记者,去年10 月份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开始复苏,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而今年全国棉花产量不增反降,棉花产需之间出现了较大缺口,造成恐慌心理,从而促使了棉价上涨。
我国是全球最大棉花生产国,近几年全国棉花总产量维护在 700 万吨左右,而需求量在 1050 万吨左右。中国棉花协会预测今年全国棉花产量 664 万吨,产需缺口近 400 万吨。德州市是传统的产棉区,由于近几年植棉效益不高,农民植棉积极性下降,面积逐年减少, 2008 年全市棉田面积 289 万亩,2009年 230 万亩,今年只有155 万亩,而且今年又遭遇涝灾,单产大幅下降,全市总产皮棉仅 12 万吨,为正常年份的一半左右。全市年用棉量约 50 万吨,需要从外地大量购进。
一方面是年年减面积、减产,另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后纺织业开始复苏,对棉花的需求与日俱增,供需缺口加大,导致棉价持续走高。
产量难以上升棉价将高位运行
目前如此高的棉价,是暂时性的还是将长期维持?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低棉价时代即将结束,今后棉价将长期处于高价位状态。
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挣钱门路的多样化,使农民植棉积极性越来越低。即使2009年度棉价达到8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德州市今年植棉面积不升反下降了 32% ,目前棉价达到每公斤12 元以上,据调查,该市明年植棉面积也不会增加多少。
新疆是全国第一大产棉区,其产量占全国的 1/3 左右,近年来由于拾花费用的上升,植棉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今后面积增加的可能性也不大。就全国来讲,今后几年甚至多年棉花总产量能维持在 700 万吨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需要进口 300 多万吨(世界棉花年贸易量800 万吨左右)方能实现产需的大致平衡,而中国的大量进口必然拉动国际棉价上升。据此分析,今后几年国内棉价将在高位运行。
产业下游压力过大棉价续涨空间有限
棉价持续上涨,棉花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反应不一,并呈现出多年来未有的怪现象:棉农惜售盼高价、不愿卖;棉企认为风险太大、不愿收;纺企嫌棉价太高、不愿买。
棉价走高,棉农当然非常高兴,辛苦了大半年,没有白受累,虽然今年棉花减产,但价格比往年高出一倍左右,种棉收益增加不少。农民有个习惯,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棉价越高,棉农越惜售,盼望价格再高点。虽然目前当地棉花采摘接近尾声,但户均交售量不足20% ,明显低于往年,有的农户家中存了上万斤,一斤未卖。
按说棉价上扬,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应该高兴,但实际上他们如同走在钢丝上,胆战心惊。武城县银江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自贵诉苦说:“由于今年棉花减产、资源量少,收购加工企业竞相抬价抢购,籽棉收购价格一直偏高,随收随加随销要亏 400-500元/吨,购销价格倒挂。”多数棉花企业收购资金来自社会集资或商业银行贷款,月息1分左右,一个月仅利息每吨250多元。
收购加工企业冒着很大风险,战战兢兢,尚若皮棉后市走平或下跌,棉花企业将出现严重亏损。 2003 年度棉价大起大落、 部分棉企损失惨重的教训人们还记忆犹新。幸好今年新棉上市以来皮棉价格也持续走高,已从9 月初 183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 27000元/吨左右。前期收购存着没有出售的,利润可观。
据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该市共有 30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其中 400吨打包机型85家),目前参与收购的有150 多家,部分企业因价格太高、风险太大至今未敢开秤收购。近期棉价涨得惊人、高得离谱,收购加工企业心里很恐慌,认为风险太大,再加上资金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已停收观望。
目前棉花、纺织行业呈连环倒挂现象,收购加工企业随收随加随销是亏损的,纺纱厂随进随加随销是亏损的。业内人士分析,棉花产业下游的承受能力已接近上限,棉价继续上涨的空间和高度将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