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探问“疯狂”的棉花


http://www.texnet.com.cn  2010-11-09 10:52:53  来源:德州新闻网 收藏

  棉价续涨,下游难承受

  棉价持续上涨,棉花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反应不一,并呈现出多年来未有的怪现象:棉农惜售盼高价,不愿卖;棉企认为风险太大,不愿收;纺企嫌棉价太高,不愿买。

  棉价走高,棉农当然非常高兴,虽然棉花减产,但价格比往年高出一倍左右,种棉收益增加不少。农民有个习惯,卖跌不卖涨。目前我市棉农户均交售量不足20%,有的农户家中存了上万斤,一斤未卖。

  按说棉价上扬,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应该高兴,但实际上他们如同走在钢丝上,胆战心惊。武城县银江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自贵诉苦说:“由于今年棉花减产、资源量少,收购加工企业竞相抬价抢购,籽棉收购价格一直偏高,随收随加随销要亏400-500元/吨,购销价格倒挂。”多数棉花企业收购资金来自社会集资或商业银行贷款,月息1分左右,一个月仅利息每吨300多元。

  2003年度棉价大起大落、部分棉企损失惨重的教训人们还记忆犹新。幸好今年新棉上市以来皮棉价格也持续走高,已从9月初183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31500元/吨。前期收购存着没有出售的,利润可观。

  据市棉花协会调查,我市共有30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其中400吨打包机型85家),目前参与收购的有150多家,部分企业因价格太高、风险太大至今未敢开秤收购。近期棉价涨得惊人、高得离谱,收购加工企业心里很恐慌,认为风险太大,再加上资金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已停收观望。

  棉花收购加工的下游是纺纱、织布和服装等行业。据了解,棉价向下游产业传导有个滞后期,目前下游产业涨价的幅度均赶不上棉价涨幅大。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棉花上涨的传导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因为现在市面上很多服装为棉花涨价前生产的,上游涨价尚未完全释放到下游。棉价上涨,给纺纱、服装等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甚至将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

  去年10月至今年8月,应该说是纺织行业近10年来日子最好过的时候。近期棉价上涨,棉纱价格也节节攀升,但上涨幅度赶不上棉价的涨幅大。以普梳32支纯棉纱销售价格为例,近两个月来从26200元/吨上涨到37000元/吨,涨幅41%,远低于皮棉价格72%的涨幅。这就意味着纺纱企业要消化掉一部分涨价因素,相应压缩了利润空间。

  据了解,目前我市大部分纺纱厂用的原料都是前期购进及近期竞拍的国储棉,价格相对较低,还有利润空间。目前棉价高得惊人,纺企难以承受,企业不敢接中长期的大单,只能采取灵活的接单方式,以短单、小单、快单为主。

  棉价传导到下游的服装行业,抬高了服装企业的生存成本,但是在外贸出口中却不敢提高价格,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同样,印染织布企业受到上游抬价、下游压价的双重压力,也成为了高棉价的“受害者”。业内人士分析,棉花产业下游的承受能力已接近上限,棉价继续上涨的空间和高度将非常有限。

  产量难增,高价将持续

  目前如此高的棉价,是暂时性的还是将长期维持?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低棉价时代即将结束,今后棉价将长期处于高价位状态。这是因为:

  第一,虽然今年种棉收益略高于种粮食,但却低于种辣椒、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农民植棉积极性不高。

  第二,种棉机械化作业率低,费工费时,种棉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比较成本高。

  第三,种棉政府补贴少。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每亩近百元;种棉仅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

  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挣钱门路的多样化,使农民植棉积极性越来越低。即使2009年度棉价达到8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我市今年植棉面积不升反下降了32%,目前棉价达到每公斤13元以上,明年植棉面积也不会增加多少。

  新疆是全国第一大产棉区,其产量占全国的1/3左右,近年来由于拾花费用的上升,植棉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今后面积增加的可能性也不大。就全国来讲,今后几年甚至多年棉花总产量能维持在700万吨就算不错了。也就是说每年需要进口300多万吨(世界棉花年贸易量800万吨左右)方能实现产需的大致平衡,而中国的大量进口必然拉动国际棉价上升。据此分析,今后几年国内棉价将在高位运行。

  纺企出路,重在调结构

  据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廷兵介绍,我市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纺织基地,棉纺织企业有240多家,纺纱能力450万锭,年用棉量50万吨左右,而全市棉花理论自给率目前仅25%左右,产不足需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目前暴涨的棉花价格,陈廷兵表示,虽然棉价上涨的压力可以向下游的织布、服装等行业部分转移,但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眼下超过31000元/吨的高棉价,企业难以承受。

  针对目前高得出奇的棉价,我市部分纺织企业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采用非棉纤维化解高价棉花的影响。德州华源科技、陵县恒丰纺织、陵县宝鼎纺织等企业加大了对天丝、莫代尔、牛奶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等新型纤维以及羊绒、狐狸绒、蚕丝等动物纤维的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可观。

  随着高棉价时代的到来,纺织企业今后的路并不好走。业内专家建议,要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学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植棉面积  棉价  棉农  籽棉  棉花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