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形势: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
生意社11月10日讯 本次棉花上涨行情始于8月底,至今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郑棉指数收盘价从8月27日的17568到11月9日的33013,上涨幅度为87.92%,而同期文华商品仅上涨25.31%。而现货价格,主产区新疆报价为296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35%,而两个月前现货报价还停留在17900元/吨的水平。短短两个月,期现同涨;正所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盘面看,郑棉指数的走势图十分清晰。棉花春节前小幅走低,春节过后重新为自己找到一个安全的地带。没有像其他大部分品种经历V型反转,也没有像玉米那样先发制人,郑棉指数从2月26日至8月27日,整整6个月都在16523-17568这个仅仅1045宽的区间盘整。相比较而言,白糖在2010年的上半年一波过山车般的行情则赚足了投资者的眼球,引来唏嘘一片。
棉花在此期间则一直沉寂,躲过了天寒地冻,躲过了烈日骄阳,也躲过了投资者关注的目光。
市场看到的是价格,看不到的是信息的流传。如果不是国储决定在8月10日抛售60万吨棉花,可能市场要等到9月底,无棉可用的时候才会觉察,“原来今年棉花减产了”“棉花供不应求了”!如果不是国储在抛售60万吨后再大幅加抛40万吨,如果8月10日-10月20日之间竞买竞卖市场红火,每日抛售成交率接近100%,如果不是9月后半个月抛储成交价屡创新高,成交均价由18000元/吨左右直线飚升至24000-25500元/吨,市场可能不会走的这么快,或者不会觉醒得这么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储棉的抛售,彰显了这一价值洼地,引燃并助推了棉花近两个月以来的上涨。
当然除了棉花减产、供需缺口扩大等基本面的支撑,通胀、资金涌入也为棉价的上涨出力不少。而前期足足半年的蛰伏,为棉价的井喷式爆发行情积蓄了绝对主导力量。
期现同涨,高位齐鸣
回顾8月底至今的,期现同涨,高位齐鸣。
国内现货棉价2月涨逾万元,涨幅达65%,是2009年同期的2倍多。国内现货棉市经过8月的休整,9月开始缓慢上扬,尤其是9月下半月后上扬幅度逐步加速,由每日涨百元左右,逐步上升至200-500元,11月9日较昨日上涨更是达到了949元;价格水平由年度初期的18000元/吨迅速上升至目前的29847元/吨左右,上涨万元,涨幅达66%,比2009年同期14000元/吨上涨1倍多。其中9-10月分别上涨3951元和4836元以上,11月前9天累计涨3043元,2个月来累计涨11830元,涨幅66%。
国内期棉市场2月涨万元以上,涨幅近80%左右,大量资金涌入,交投十分活跃。从主体成交价变动情况看,电子撮合由8月末的17664元/吨一路上涨至11月9日的33013元/吨,2个月累计上涨1.37万元,涨幅77.8%,价格水平是2009年同期的2.1倍;郑棉期货主体价由17694元/吨上涨至11月5日的31036元/吨,累计上涨1.33万元,涨幅75.4%,价格水平是2009年同期的2倍。
从日均成交量看,交投日趋活跃。电子撮合日均成交量由8月的2.3万吨迅速上升到5万吨以上。郑棉期货日均成交量由17.2万手猛升至194万手。从郑棉期货日均成交金额看,翻近20倍,由8月的日均148亿元上升到9月的1057亿元、10月的2019亿元,11月前9个交易日日均成交2818亿元。如此大的资金短期内涌入期市,期市显得十分火爆。
从仓单变化情况看,仓单变化较剧烈,但是总持仓量操持高位。电子撮合日均持仓总量由8月的14.23万吨上升至9月的18.75万吨、10月减持至11.98万吨,11月大幅增持又回至14.42万吨。郑棉期货日均持仓总量由30.4万手持续增持至11月9日的高达57.68万手,比8月增加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