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极寒”验出晋江服装应变能力
未雨绸缪
建“气象站”方能预测“天意”
虽然在大方向上已无可扭转,但如果“千年极寒”真的到来,对那些能够及时反应的品牌企业和经销商还是有所裨益的。
“今年基本上没秋天,一下子就入冬了。我们希望天气冷一点,多卖点衣服,少打点折扣。毕竟,冬装销售时间最长,单价最高,它决定着我们一年收成的好坏。”石狮一品牌的漳州经销商陈总表示,虽然自己是代理品牌的,无法上调服装的吊牌价,但是如果天气寒冷,冬装销售紧俏,他们就可以选择不像平常那样做新品的促销打折。“而且如果天气冷,冬装卖得好,还可以减少我们的库存压力,甚至卖一点往年的库存。”
天气对库存的影响同样表现在了品牌企业身上,为此,JIM’S、高尔普、旗牌王等不少企业也早早地谋划着怎样通过调整库存用好这个寒冬。旗牌王总经理庄向阳就表示,“对于可能到来的寒冬,我们很早就召集各相关部门开会讨论调整库存,一旦寒冬的苗头出现,我们就会按照计划将南方的库存往北方调,因为北方地区受寒冬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在加单补单来不及的情况下,消化一些库存也很好。”虽然品牌企业的货品是经销商买断的,但是总部及分公司还是会有一些库存,同时目前有些品牌企业也会为经销商作一些协调,帮助调整货品。
JIM’S营运中心副总经理肖冰则认为,天气是服装业需要关注的第一要素,对气候的关注功在平时。肖冰介绍,JIM’S在每个省都设有“气象站”,即每个地区都有专门的人记录当地的气候,各地区之间还会定期对天气情况和货品情况进行交流。“我们的店长每周还会根据当地天气以及销售相关数据分析总结10种可能的滞销品,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客单的流失。”
当整个服装业都还只能“靠天吃饭”的时候,如果能早早地预测“天意”,无疑将会是最大赢家。利郎零售中心总监林金文介绍,利郎这两年都会购买气候预测,虽然提早了半年预测,预测的气候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相对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我们今年在5月份冬季产品的订货会期间就预测今年可能会遇到寒冬,所以在订货会上,我们就鼓励经销商多订厚棉衣等冬季产品,然后也相应增加了30%左右的下单量。”林金文透露,利郎还订了一种提前两个月发的天气预报,这种天气预报会比提前半年的更为准确,有助于指导经销商调整上货波段。
□记者观察
预测“天意”不如及时“变身”
“千年极寒”的传言已让服装行业不轻不重地震荡一下。传言助推了羽绒服涨价,据说前阶段连服装股的股价也受刺激上涨了,有企业获利了,有企业还在想着要不要放手搏一搏,可大多数的品牌企业却只能“望洋兴叹”。
在这场“千年极寒”传言中,我们看到,“船越小越好掉头”,经销商们随时可以调整售价,那些走市场批发的中小企业们或尚可一搏,而这些已然发展成庞然大物的品牌企业们却因为种种因素而“挪不动身躯”。
对于品牌企业而言,最根本的并不是预测天气,而是随机应变。供应链作为贯穿研发至终端的链条,如果能动起来、快起来,它将是服装企业把握“天意”的真正动力,企业将不仅仅能预测“天意”。试想,如果我们能像ZARA那样只用两周时间就能完成研发到上架,我们还需要太早地预测天气吗?
当然,加快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远远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其工程浩大,体系复杂。劲霸的一位内部人员就透露,也是为了加快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劲霸正在不断地加强供应商管理,“公司现在研供链的采购部就有好几个,分门别类,各司其职,各有采购的内容。”而采购管理只是供应商管理的一个小环节,供应商管理也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小环节。
即使工程浩大,目前,七匹狼、九牧王等一些一线的品牌企业也已经逐步开始投入大量财力、人力,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次寒冬,品牌企业们不用预测,也能够好好把握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