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棉衣的自述:我这样涨起来的
生意社11月15日讯 忽而冬又至,作为一件普通的棉衣面对消费者时,价格悄然上涨20%-30%。短短一年,身价涨了不少,自有其特殊的境遇。
这件棉衣,我们暂且称它小M吧。
为了昭然其中的秘密,小M重游了自己的“涨价”之旅。
第一站,小M给我们介绍了它的制造商陈先生(化名)。
陈先生来自江苏南京,他告诉我们现在基本不敢贸然接单了,自己是做棉衣的,用的是纯棉布料,价格的变动太大,签完单子随时都可能赔。
陈先生说:“大概就是从2-3个月前,纯棉布料简直是一天一个价钱的涨。已经从去年的18.5元每米涨到了现在的28.5元。”
他说,接小M这一单的时候,他和销售商就谈判了好久。
“不加价根本就不可能做了,当时谈的是加多少的问题。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我的客人终于发现,今天不决定下单第二天就还要涨。”陈先生说。
现在基本上是,和客人谈好了成衣的价格陈先生马上核算成本,当天就和自己的供应商按照这个成本谈面料的价钱,需要的量是多少,立即决定。
陈先生说:“不光面料在涨,最近辅料也在涨,只是涨幅没有太明显,大家的反应没有这么大罢了。今年这种情况,就是大家都要让一些利润出来,最后消费者再多掏一点儿。”
利润下降,就在量上下工夫。陈先生一直在游说自己的销售商翻单,今年是个冷冬嘛。
实际上,陈先生作为一个内贸厂商,还是比较幸运的。
“今年做外贸单的就惨了,很多做棉衣的都是今年3月份的时候签订的合同,老外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为了保住客人又不能毁约。他们赔得一塌糊涂。”陈先生说。
第二站,小M找到了陈先生的面料供应商,某棉业纺织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王华。
王华说和陈先生合作多年,已经是非常好的朋友。自己今年一下子大幅提价也是因为形势所迫。
王华介绍,普通棉纱(普梳40支)价格从9月份的26000元/吨涨到了11月11日的接近48000元/吨,而精梳40支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0000元/吨。这都已经达到历史高位。
“棉纱涨了一倍还多,面料能不跟着涨吗。”王华说,目前化解成本压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库存。自己只囤积了够用一个月的棉花,大约5万吨左右,这都是在24000元-28000元/吨之间购进囤积的。
王华说,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很多都抓住了机遇,囤积了大量棉花;没有资金实力、没有抓住市场机遇的小企业非常难过,甚至可能倒闭出局。
说到囤积棉花,小M带领我们去了下一站——第三站,天宏棉花加工厂。这个加工厂的老板叫夏行洋,他直接对棉农进行棉花收购,把籽棉加工成皮棉。
很可惜,他没有囤多少棉花。
9月10日至今,两个月中,棉花价格,已经从新棉上市时籽棉收购价4.1元/斤涨到现在的7.1-7.2元/斤,上涨幅度76%;皮棉价格从18000元-19000元/吨涨到了31500元/吨,涨幅70%。
夏行洋说,棉花价格的上涨除了减产这个原因之外,与农民惜售和贩棉也有很大关系。河北一个村子,有条件的棉农,很多外出当起了棉贩子,自家的棉花,放在家里,一直等待涨价再卖。
夏行洋已经决定从11月9日起,停止收购棉花。他准备观望几天,看国家的调控变化,正好自己还有10天的籽棉存货。
拜访完夏行洋,我们随着小M找到了真正的源头——第四站,棉农李先生。
棉价上涨除去天灾的原因,就全部归在棉农惜售和贩棉,李先生显然有些委屈。
李先生说,从今年2、3月份的第一次灌溉,水价就悄然上涨,从去年的120元/亩上涨为180元/亩。
每亩地水费增加60元,100亩就是6000元,每年滴灌至少要八九次。这意味着,仅水费一项,今年他要多支出四五万元。紧接着,今年的种子、地膜、肥料、人工等各个环节的价格都上涨了。
从2月份灌溉到7月份“打顶”,化肥价格每亩地比去年上涨30元,地膜价格由去年每公斤11元上涨为13元。连请临时工的价钱今年都比去年翻了一番,去年是每天40元,今年变80元了。忙的时候,要请100多个临时工。
关于用工成本的上升,抱怨的不只是李先生,夏行洋、王华和陈先生有着同样“遭遇”。一方面利润空间饱受挤压,另一方面不得不承受各方成本的上涨。
这四个人,告诉了我们小M一年间“身价上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