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如何规范军装流通 服饰搭配大有讲究
11月7日,俄罗斯士兵身着二战时期的军装在莫斯科红场参加阅兵式,纪念1941年红场阅兵式举行69周年。1941年11月7日,苏联政府在纳粹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严峻形势下,照例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参加完阅兵式的部队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与逼近莫斯科的纳粹德国军队血战。新华社发(托米洛夫摄)
生意社11月17日讯 韩国国防部日前声明,将从明年7月开始,用3年时间给所有部队改换新式迷彩服等军装,由于军方已对新设计的军装布匹图案申请专利,一般商业服装公司不得销售印有该图案的成衣,除非获得特批。军装是识别军人身份的重要标志,纵观当今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对军装的产销和使用都有相当严格而细致的管理规定。
渠道多元标准划一
就配给方式而言,各国军队有的集中生产配发服装,有的发放服装津贴由军人自己购买。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要保证军装外观整齐划一,质量上乘。
美军的服装来源有两大类。一种是由国防人员支援中心统一招标购买,然后通过军队内部的服装店出售。收入不太高的低级官兵往往选择这一渠道。同时,美国还有专门生产军服的公司和成衣店,它们往往声誉较高,并获得军方认可。这些私营厂商可以为军官量体裁衣,用更好的材料和更高级的做工,使军官仪表更得体。这么做的成本自然也会略高。
中国的军装生产以国营工厂为主,目前还没有引进为军人量体裁衣的方式。但在供应商选择上,相关规定并不排斥竞争。其一般程序是:厂家首先提出申请,经部队军需主管部门或授权机构查验,在质量管理、资信等方面确认合格后,列入军服承制企业备选名录。然后,由军需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根据实际需求,与厂家订立具体的合同。
无论集中生产还是个人自购,各国对军装生产的品种、数量、技术标准等的规定都相当严苛。在中国,军服承制企业不得转让生产合同或军服生产技术规范,严禁买卖、出租或擅自出借、赠送军服。虽未明确诉诸专利法,但与韩国对军装的管理所追求的效果基本相同。
服饰搭配大有讲究
各国对公民穿军装的管理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类是不带军衔、军队标志等配饰的穿着,如普通人着军装风格的时装、迷彩样式工作服等,政府和军方一般不特别管束。然而,如果穿着与军人完全相同的服装、且有军衔和军队符号配饰的,无论是否军人,都会受到严格管理。即使在电影、电视中扮演军人,也必须按规定执行。
在这方面,各国军队有非常具体的准则。例如,美国海军甚至规定,军人着军装时,在雨雪天只能打黑色雨伞,伞上不能有任何装饰,且必须是左手拿伞,以便右手行军礼;同时规定,海军官兵的防寒手套只能是蓝色的专用型号,而且只能在穿大衣时使用。
中国军队的条令也包含许多对着装的规定,如必须按规格和职级挂配饰,穿军装时只能配某几种款式和颜色的皮鞋,衣扣必须扣好,不准背手、袖手等等。
这些规定确保了军装无论在社会上流通还是在军中穿用,使用者都能维护军人形象。
用法律维护技术秘密
近年来,各国军装更新换代不断。军装的发展趋势是更舒适、更美观,防护力提高,且体积、重量、功能集成等设计更适合现代后勤体系。一些新型防弹、伪装、防核生化材料和技术正日益融入军装。
因此,对军装的管理除了出于维护军人形象和防止假冒犯罪等目的,还被赋予了保守技术秘密的意义。与此相适应,更加法制化的规范管理获得广泛重视。韩国军队借助专利法保护新军装,就体现了它在法制化管理上的努力。
中国也于2009年3月起开始执行《军服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军服承制企业违反生产和销售相关规定的,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从事军服的非法经营活动,或者以“军需”、“军服”、“军品”等用语招揽顾客的,除没收违法物品和违法所得外,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军服承制、承运人员如果泄露军服专用材料生产技术、运输数量以及接收单位等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