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山装:民族回归之路


http://www.texnet.com.cn  2010-11-18 08:57:20  来源:中国服饰报 收藏

  生意社11月18日讯 随着李连杰、甄子丹等中国男影星在荧幕上塑造的民国时期的英雄形象,中山装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变换了材质、细节,但是中山装经典的形象还是回来了。在服装界日益强调本国元素的今天,中山装实施回归。

  中国风吹动中山装

  中山装从诞生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男性的主要服装。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在建国之后,中山装几乎成为了中国男人的制服。

  但当几亿男人穿着相同的衣服走进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让中国人见识到了世界的新样子。神奇的电脑、惹眼的彩色电视让中国人一下子开始听任外部世界的声音。西风劲吹,让几乎所有的中国男人一夜之间脱下了中山装,套上了牛仔裤。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中国人的衣服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但似乎中国服装一直在扮演追逐者的角色,人家说“嘻哈”好,我们就买大号;人家说曲线美,我们就去淘紧身装。当某一时刻,我们停下来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而被我们撇在一旁的“中国风”原来才适合我们的美。

  青花绣出中国女人的婀娜,而中山装恰恰刻画出了中国男人的坚毅。随着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元素,中山装也看到了自己的回归之路。

  被中国风吹动的中山装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甚至是外国人。对此,有人会表示怀疑,中山装的回归是不是倒退或是一些所谓学者的盲目爱国口号?其实都不是,中山装的回归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以往的模样,而是有自己立足于21世纪的改变。要知道,当年中国人脱下中山装是因为在强调个性的年代里,中山装无法给予人们个性的表现。而如今的中山装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变。因此倒退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不是倒退,难道也不是所谓学者的盲目爱国口号?如果有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时尚绝缘体?还是极度自卑?外国的服装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外国的就一定比中国的服装好。正所谓“没有好的,只有合适的。”中国的元素、中国的特色也是美的。在已经被国际认可的今天,我们实在不应该再妄自菲薄了,借助中国风,让中山装再次成为流行时尚吧。

  俘虏时尚的中山装

  随着近来越来越多的民国戏的粉墨登场,90后、00后们也见到了“中山装”的庐山面目。更多的人开始倾慕笔挺、肃正的中山装。时尚界就是被中山装俘虏的一份子。

  李连杰、刘德华、成龙、房祖名、甄子丹,越来越多的大腕明星愿意身着中山装出席各色会议。而时尚品牌也纷纷设计自己的中山装,阿玛尼就在最近推出了一款ARMANI COLLEZIONI改良中山装,风行米兰、巴黎、纽约、东京等各大时尚城市。另外,中国时装界近年来也推出了众多创新版中山装。例如,以中山装为造型,饰以龙、凤、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等图案刺绣;又例如,以印花面料制作中山装,以黑白两种颜色的面料拼接制作中山装,变庄重的中山装为活泼创意的时装。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突显女性线条美的女版中山装的出现。一直以来,中山装都是男人的专利,笔挺而坚毅的形象早已让人们从潜意识里相信,中山装是只属于男人的。但是,女性中山装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中山装之前在人们心目中的思维定势。只要穿着好看,女人为什么就不能“整”一套中山装穿穿呢?在去年由北京服装学院承办的中山装概念时装活动中,大量新奇的中山装设计就使观者眼前一亮,流行元素与中山装经典版型的结合,淡化了其实用功能,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元素。中山装不在是单一的制服,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承载文化的一种现象、一种载体。这些变化也使得众多品牌将中山装视为难以取代的经典。

  而就受众而言,如今的中山装早就不是上了年纪的人的怀旧专利了。选择穿中山装已经不再是服装搭配的事,好像已经变成了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问题了。如今,不少喜欢“搞搞新意思”的青年学生穿中山装照毕业相、穿中山装参加文艺汇演;而一些新郎则喜欢穿中山装与新娘合影“怀旧风情”婚纱照。作为出席重大场合的男士正装,西装也不再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以中山装来取代西装。中山装在俘虏时尚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回归的倒计时。

  别让“申遗”碍了发展

  似乎凡是涉及中山装的就都要提一提“申遗”这件事。

  这场中山装申遗权的争夺是激烈的也是戏剧性的。而“中山装申遗”者们也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叫嚣狂吠。请问,你们真的是在为“中山装”的兴旺崛起而如此忘我吗?其实无非是源自市场利益的驱动。但是,即便是只图利益之徒也要把功课做好,别让“申遗”阻碍了中山装的回归。

  众所周知,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参照日本士官服的样式改制的。但追寻一下世界服装史,我们就会发现,日本士官服还有其更为深远的源头——19世纪末的德国士官服。它的简洁风格,符合当时军事—政治运动的精神需要,由此成为各国竞相模仿的对象。俄国士官服和日本士官服,便是那场大规模克隆的成果,它们在日俄战争和一战中就已崭露头角。

  此后,德国人自己率先继承了19世纪的军服遗产,以至国防军的士官服,都在沿用这一款式;而抄袭了德国军服的俄国士官服,后来被苏维埃政权所沿用,成为著名的“斯大林服”;在中国,它因孙中山的“参照”而成为“中山装”,因毛泽东的“继承”而成为“毛服;在越南和朝鲜,它因胡志明和金日成的“改造”而成了“胡志明装”和“金日成装”。

  根据对历史照片的观察比照,斯大林、孙中山和胡志明,穿的都是同一种套装。尽管其间出现过一些细节变化,但20世纪诸多国家的制服,仍然表现出令人震惊的相似。毫无疑问,中山装的姓氏,本该名叫德意志,它的设计,没有多少原创的艺术含量。在饱受工业抄袭指责的时刻,把这种克隆的服饰拿去申遗,只会让中山装蒙羞。

  要强调的是,中山装不去“申遗”并不会阻碍其发展道路。因为中山装虽然是“参照”而来,但是它之于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情感寄托。在中国,中山装并不是军服,而是正装。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在今后选择中山装作为自己的正装首选是服装人应该考虑的问题,忙着“申遗”确是有点不务正业。

  中山装史话

  在20世纪初,中国虽然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传统服装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服装依然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1900年之后不久,传统服式开始受到外国服式的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改变,但基本式样仍保持着原有的状态。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同时也促使服装的变革。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这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故称中山装。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且不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他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一来,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孙中山说,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也很适用携带随身必需品。

  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纽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中山装自诞生迄今,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式。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是中山装的创始人。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后来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山装  民族  李连杰  甄子丹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