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桑蚕基地的大作为
生意社11月18日讯 桑蚕,是邕宁区那楼镇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几年来,为了做大做强桑蚕产业,那楼镇以建设桑蚕基地为带动,以建立桑蚕协会为服务,以桑茧收购加工企业为龙头,从而拉动了本镇邕灵公路沿线村坡桑蚕业的迅速发展,并使之成为南宁市目前最大的小蚕共育基地及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
建桑蚕业专家大院及高产示范基地
2004年,南宁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国桑蚕产业“东桑西移”的形势作出了两个重大举措:一是及时把桑蚕业列为我市农村经济重点发展并做大做强的产业;二是启动了“南宁市桑蚕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2007年更是明确了把桑蚕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和扶持对象。
那楼镇党委、政府于2008年在桑蚕种植大村——罗马村建立了3500亩的高产示范基地,并在次年建起桑蚕业专家大院,基地积极引进了桂桑11、12号新桑种和桂蚕1、2号新蚕种进行示范推广。今年,全镇推广面积已经达到100%,实现了新老品种的更新换代,完成了全镇桑蚕品种的改良。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据那楼镇农业服务中心黄报应主任介绍,种桑养蚕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病虫害的防治。“所以我们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经常下村进行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2008年出现了大面积的桑粉虱危害,我们及时组织了专家进行诊治,并指导农户如何进行治理和预防,由于工作开展及时到位,最终消除了桑粉虱的危害。”随后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到现场授课的方式,及时为农户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养殖户的收入得到增加。“2008年以来,我们共举办桑蚕技术培训班61期,培训农户8278人次,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那楼镇蚕农的种桑养蚕技术和管理水平。”黄报应说。
组织建立桑蚕专业协会
为了增加收入、共同发展,带动当地蚕农创收、帮助会员致富,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蚕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07年12月,“南宁市邕宁区那楼种桑养蚕专业协会”在那楼镇那楼街成立。协会的成立,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指导全镇的桑蚕生产、销售和加工,并有效地为那楼镇桑蚕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黄报应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协会已经进行桑树试验示范和推广1000亩,提供优质桑苗8万苗,向会员提供行业信息180条,组织蚕茧加工和销售达到400万公斤,充分发挥了协会的服务功能。”
引进龙头企业推广养蚕新技术
为了做大做强那楼镇的桑蚕产业,那楼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进外资,使得广西丝绸公司那楼蚕茧站于2007年落户那楼并投入使用。蚕茧站主要收购本地的蚕茧进行初加工,年收购蚕茧达300万公斤,那楼蚕茧站的建成,有效地拉动了那楼镇桑蚕业的发展。
同时,镇农业服务中心还积极向农户推广使用方格蔟和省力化养蚕。通过宣传发动,2009年全镇就有2600户农户使用方格蔟养蚕,有1800户进行省力化养蚕,大大地提高了养蚕效益。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蚕农生产出的桑蚕产量高、品质好,亩产蚕茧达到220公斤,亩增产茧20公斤,有效地促进了那楼镇的桑蚕生产发展。
建立小蚕共育示范点
据了解,那楼镇的中山和罗马两个村是种桑养蚕较多的村,南宁市最大的小蚕共育基地就坐落在那楼镇中山村,近年来,在两个村的带动下,那楼镇种桑养蚕业得到快速发展。
小蚕共育具有省工、省桑叶、省投资、省蚕房、蚕茧产量高以及利于养蚕消毒防病、利于养蚕生产管理、利于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指导、利于桑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四省一高四利”的优点,是广西重点推广的蚕桑先进技术之一。
中山小蚕共育示范点是那楼镇种桑养蚕专业协会在那楼镇中山村蒲庙—那楼三级公路边设立的一个小蚕共育配送基地。小蚕共育示范点占地面积4亩,设有小蚕室6间。据那楼种桑养蚕专业协会、那楼养蚕领头人之一的马战兴会长介绍,中山小蚕共育示范点日共育小蚕500张,操作规程完全按照桑蚕丝茧育标准化生产技术来进行。
“我们小蚕共育示范点的建立,就像是为缺少技术的蚕农建起的一座小蚕‘托儿所’;现在与我们长期有联系的农户已经由2007年的1000多户发展到现在将近4000多户。”马战兴兴奋地对记者说,“按目前的价格,一张茧就有7至8元的利润,每年至少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目前那楼镇的种桑养蚕已形成规模,中山小蚕共育示范点成为我市规模较大的标准化小蚕共育基地之一。
据悉,2009年全镇桑园种植面积达2.96万亩,年产鲜茧58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9284.8万元,仅桑蚕一项便实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1043元,使那楼镇成为邕宁区乃至南宁市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