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钰洲:纺织服装业应以科技创新迈向“十二五”
科技强国是纺织强国的重要基石,品牌强国是纺织强国核心竞争力承载市场高附加价值的集中表现,可持续发展强国是纺织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客观需要。
——信息化技术融入纺织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与决策,国内外资源配置,在电子商务,物流网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纵向与横向产业链整合全过程,是一项无所不在的具有时代标志性的战略课题。
——应用基础研究是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源头。在“十二五”纺织科技纲要中特别列出具有全面战略性的重点目标。比如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普遍意义的战略性课题,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可能出现纺织产业革命性突破的课题,学科综合交叉前沿性课题等等。希望能给重点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以提示和引导,也能促进有关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业、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纺织行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的出台,目的在于,消除社会上甚至一些重要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纺织工业的误解。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相当多的单位把纺织工业成为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等同于老朽的产业,不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因此,很多地方企业的技术攻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事实上,所谓传统产业无非是历史悠久的产业,悠久到与人类文明同生同在同发展,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都首先体现在所谓传统产业的进步上,所谓传统产业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又是各时代科学、技术、文化、社会发展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史观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来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民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写进了指导思想中,可见象纺织工业这样急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消费品工业对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是何等的重要。纺织工业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世界纺织强国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又是何等关键!
三、实现“十二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纲要的目标,需要加快构建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我们充分肯定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纺织科技工作总体上仍以跟踪模仿为主,原创科学成就和自主创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任务紧迫,责任重大。
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专门在第28条中阐述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是有关国家层面倡导的方向,对纺织行业都适用。全行业必须认真结合行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实际需要,认真贯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解放创新活力,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动力。参照“建议”中一系列构建创新体系的措施,需要行业高度重视,纺织工业协会将因地、因时组织实施。
——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际行业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十一五”已经有许多融合,取得重要成果,许多“十二五”课题仍在融合中推进公关),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基地市的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行业性产品开发中心、检测中心等),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争取行业重点攻关项目和产业创新同盟的政策支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要更好的吸引行业的有识企业,继续支持、捐助纺织之光科教基金,还要争取更多企业的支持,争取能对一些基础研究项目给予特别奖励,同时要发挥好香港桑麻基金等社会资源对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
——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现阶段纺织行业科技研发、攻关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效果也很突出,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引导)
——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纲要提出要大于3.5%,目前有的企业达到10%),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目前,要扩大协会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五大服务体系的作用),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要作用。(纺织行业创新队伍要不断完善,特别是缺少各类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卓越产品设计师、产品开发脱离市场需求,缺少时尚敏感性,闭门造车较多),改变重研究轻工程,重管理营销轻技术,鼓励发明创造。(关键技术攻关与发明有所不同,发明有一定偶然性,而在不同层面的研究员、工程师、设计师、工人都可能在不同领域有发明创造,瓦特发明蒸汽机,世界上第一台珍妮织机都是工人发明的。当代也有很多,要形成鼓励创新和发明文化)
——在政府层面,有关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将不断完善。我们要充分争取政策支持。比如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政府对基础的投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我国纺织类大学和研究院所、有关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也可以吸收企业投资,建成公共服务平台,协会检测中心已经通过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的模式运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纺织行业风险投资,美国的风险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已经出现,如歌力斯)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这已经成为协会与国外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对内部如何依法保护和依法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已经提上日程)
——抓住国家教育改革时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建设学习型企业。要尊重知识、创造、劳动。尊重学校自主办学,尊重教师学生主体地位,更新教育思想和方法,改革课程设置,教育环节和内容,引导探索,思考行业难题。引导和支持大学做好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教育改革革除弊端,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贯穿教育全过程。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宏大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营造诚信和谐的创新环境,形成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的讨论、更加专心的研究、更加自主的探索、更加自觉的合作”。
——构建创新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合作。科学管理思想对构建创新体系非常重要。我们已经知道,协作和分工产生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相联系着,而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我认为在创新体系构架中,科学管理同样是创新能力的自然力。
——坚持开放,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技术,防止自我封闭,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科技原创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转变跟踪型,大幅降低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赢得竞争优势和主动权。
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大政方针指引下,认真做到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纺织科技进步和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出色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十三五”末建成纺织强国。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