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里藏针外资接力
生意社11月30日讯 最近已有10多位浙商在这波棉价高涨风潮中黯然出局。而就在浙商资金链断裂之际,法国路易·达孚等外资已潜入新疆。柔软的棉花之下,尖锐的资本钢针寒光乍现。
“1分利”
2003年,新疆棉花收购加工领域放开,浙江游资蜂拥而来。仅在阿克苏就有常驻浙商2万多人,大多分布在种棉-收购-轧花-纺纱-棉制成品等环节。
然而一年后,市场就给冲动的“热钱”上了一课。由于进口棉花的时间和数量过于集中,2004年中国棉花价格急剧下跌,主营棉花的企业因此普遍亏损,大量资金被困。
“原打算赚一把就走,可最终却变成了做实业。”阿克苏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时文说,尽管现在经营棉花利润微薄,但这毕竟是个较稳定的产业,当年的投资客都扎根阿克苏变成了“棉农”。去年,随着房地产业调控趋紧以及山西等地清理炒煤热钱,更多浙资涌入新疆棉业。他们大规模收购和囤积棉花,至少获得了1分利(年利率10%)的投资回报。
浙商资金断流
今年,“疯狂”的棉价让很多棉花加工企业骑虎难下。阿克苏一家温商开办的加工厂,其设计加工能力为6000吨,但实际处理量还不足2000吨。最近,已有10多名浙商离开阿克苏,黯然结束了他们的棉花之旅。
据了解,目前在阿克苏地区用于棉花交易的资金估计有700亿元左右,温州游资约占其中的10%。大多数温州棉商都是向家乡亲友集资经商,支持他们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而如今温商们收购棉花的资本被突击性抽离。
外资入疆接力
就在浙商资金断流之际,法国路易·达孚等外资已悄然进场。它们为温州棉商提供1000万资金短期融资,月息可达40万元。待该批次棉花出手后,再在1000万资金的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加2个点提取利润。
“温商以中小企业居多,如果不多多联手,部分企业将会无奈退市。”郑瑞光提议在疆浙商联合重组,接洽部分亏损关停的小加工厂,以增加未来对棉农和银行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