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循环发展新模式 山西阳城县蚕桑业发展见闻
生意社11月30日讯 初冬时节,位于黄龙山脚下的阳城县西河乡陕庄村,明亮的阳光洒满田野,翠绿的桑叶、银白的芦花和深红的野果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而当我们来到半山腰上的一片梯田时,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在挂着零星绿叶的巨大桑园里,上万只“海兰公鸡”密集地拥挤在一起,犹如潮水一般在这布满桑树的田间涌动,有的仰着脖子咕咕地鸣叫,有的低着头在土里觅食,有的相互嬉戏追逐。而在上边的一块桑园里,更有一番奇特的景象:在用树枝和尼龙网等搭建成的巨大的“房子”里,放养着3000多只“美国七彩山鸡”,这些山鸡身体圆润、强壮,它们有着像孔雀一样漂亮的羽毛,十分惹人喜爱。这片土地的主人、今年45岁的陕庄村妇女吉粉爱,一边钻在笼子里精心侍弄着这些小家伙,一边热情地给我们介绍着这些山鸡的特点、习性以及市场销售情况,脸上流露出充满自信的微笑。
同行的县蚕桑服务中心主任焦宏源说,这是阳城县发展蚕桑循环经济的一个典型。这些年,吉粉爱在这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她在自己承包的75亩机动地里,投资5万元发展连片桑园,先后修建了8栋240平方米的固定大棚,年养蚕40多张,收入6万余元。今年春季,为了解决桑叶剩余浪费、桑园耕作管理误工费时的实际问题,她大胆引进了“美国七彩山鸡”、“马立克九斤大公鸡”和“海兰公鸡”15000只,在桑园地内圈地放养,尝试发展桑禽生态循环经济。她的这一开创性的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治虫、除草的用工误时问题,而且解决了桑园偏施氮肥造成土壤养分单一的问题,桑叶产量高、质量优,同时,由于桑园养鸡靠的是天然食物,所以鸡的肉质鲜美,深受顾客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山鸡饲养5个月就能上市,半年收入就达到16万元,再加上养蚕的收入,全年收入可达4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桑禽互促、生态双赢。
作为“华北蚕桑第一县”,近年来阳城县把蚕桑业列为全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兴桑育蚕,通过“政策扶动、科技驱动、产业带动、服务拉动、循环推动”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扶持蚕农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桑禽、桑经、桑菜、桑薯、桑菌套种套养和集育苗、养蚕、桑果、茧丝棉深加工为一体的立体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提高蚕桑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全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如今,在阳城县农村,单纯栽桑养蚕的生产格局已被打破,缫丝业、丝棉加工业方兴未艾,以桑枝为原料的食用菌生产星罗棋布……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像吉粉爱这样多种经营的农民不断涌现。
年届不惑的次营镇陶河村农民梁建军,在该镇谭村租地栽植优良品种“陕桑305”密植桑园100亩,建成300平方米的固定养蚕大棚2座,现代化小蚕共育室500平方米,今年养蚕60张,产蚕2700公斤,收入达9万余元,现在正在利用养蚕大棚进行食用菌生产增加收入。他一靠科技兴桑兴蚕,二靠灵活经营致富,念活了蚕桑致富经,全年收入可达15万元。
凤城镇孙庄村40多岁的李乐义夫妇,原来都是阳城缫丝厂的职工,工厂倒闭后,他们不等不靠自谋职业,曾经贷款搞过运输、贩卖过蔬菜,然而最终还是瞄准了蚕桑业。2005年,他们多方筹资20余万元,在县蚕桑中心的技术扶持下,栽植了10亩密植桑园,并利用15亩水浇地进行桑苗培育;购置高科技小蚕共育棚2栋,建成120平方米固定大棚4栋、小型丝棉被加工厂一座。年养蚕30余张,培育优种桑苗30余万株,生产各种蚕丝被200多条,蚕桑综合收入20余万元,闯出了一条育苗、栽桑、养蚕、缫丝、制被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据统计,今年阳城县共发放蚕种7.2万张,产茧700多万斤,收入达1.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焦宏源告诉记者:“蚕桑业是阳城县的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和富民产业,发展蚕桑立体循环经济,赋予这一古老产业新的内涵和活力,必将给阳城蚕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开辟崭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