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服装业如何在成本高压下营造“地利人和”
生意社12月1日讯 平均几小时一涨的棉花价格指数昭告业界,低成本时代已成过去,原料价格突破旧规,试图稳定到一个更高的新值级上。
与此同时,事关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要素似乎都在涨价。
“人”成了最有价值的资源,薪资、福利、培训等人力资源费用攀升,既是成本也是投资。“地”价始终在涨,国家连续出台抑制房价的政策,没能改写商业地产作为稀缺资源的现实,尤其是在成长潜力巨大的二三线城市。连“钱”都在涨价,高通胀预期下,企业职工生活和日常行政成本水涨船高,加息及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接踵而来,使得投资成本、融资成本上涨迫在眉睫。
然而,涨价幅度最不明显、胆量最放不开的就是终端商品。
棉花涨价让上游企业及资本运营者狂欢了一把,却让下游捏了把汗。过去服装行业很少特别关注棉价,当棉价上涨幅度很小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成本控制、增加销售、对上游压价等方式吸收价格波动。随着棉价上涨幅度提高,服装产业通过其他渠道吸收成本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特别是在2010年,棉花价格上涨竟然在不经意间制造出难以弥补的服装行业利润缺口。上下游的供求关系常识几乎发生了颠倒,上游产业的利润、利润率、销售收入增幅均大大超过服装行业,而服装行业则陷于出高价还不能及时拿到高质量原料的窘境。过去是上游产业让出利润来稳定面辅料价格,现在却是服装行业让出利润只求货源稳定。
颠倒的还有,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却找不到做订单的人,招工难已经成为企业的头号难题。经历了2008~2009跨年度的低库存期,订单爆发式增长,一时间“单子发不出去”、“出双倍价钱也要做掉这一单”、“哪里还有加工厂”的呼救声此起彼伏,甚至至少还要持续一年。
因为价格的承担者是消费者,服装涨价可谓瞻前顾后。不涨价也许连眼前的难关都渡不过,但市场刚刚经过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恢复元气,加之比以前更为理性成熟,价格敏感度大大提高。从品牌自身来看,长期连续的市场定位、价格定位、风格定位等也不宜轻易改变。说到底,品牌涨价不仅要被市场接纳,步调还要与品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吻合。
服装行业成本控制水平原本就须提升,更何况再强的消化能力也扛不住棉价无节制的疯涨。虽然品牌用尽机巧变相涨价,但终究被脆弱的订单识破。幸而国家及时出手抑制棉价,使服装整体价格上涨不太离谱,由此也让暂时松口气的服装企业有机会思考,创新渠道能否成为占据未来赢利点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