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中国丝绸行业的忧虑(一)
生意社12月1日讯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规划。此时此刻,回顾我国丝绸行业近年来的表现,不少问题值得业内人士思考。作者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考虑丝绸产业的长远发展,那么其忧患必然会在近期出现。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对我国丝绸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金额和出口量的背离。表面看,今年前三季度的丝绸出口金额高于去年同期,但出口量却低于去年同期,这是量减价增的结果。在此情况下,金额增幅低于其他商品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说明,高昂的丝绸价格对出口终端市场的制约效应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当前秋茧的收烘工作已临近尾声,而秋天是我国蚕桑业的重要收获季节,各地鲜茧收购价再创新高。江苏东台市秋茧收购价格每公斤超过40元;广西宜州地区第三、第四批茧子收购价也超过了38元/公斤。其他各地的收购价格基本上也在35元/公斤以上,价格高于春茧。粗略估计,今年鲜茧收购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以上;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茧价更是比去年同期上涨80%以上,创下15年来新高。
从今年春季干茧向丝厂销售转移、进仓入库的情况来看,全国干茧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罕见上涨,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盘面干茧交易价截至2011年6月25日前一直是10万元/吨以上,甚至有的月份超过11万元/吨。2011年6月25日前的B丝交易均价是34万元/吨,有的月份接近35万元/吨,茧丝高价纪录不断被刷新。
笔者认为,茧丝价格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缫丝环节蚕茧供需失衡。一方面,2008年丝绸市场低迷,鲜茧收购价偏低,打击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南方省份蚕农弃桑改种现象严重,加上2009年雪灾和今年年初西部省份的干旱,蚕茧产量减少。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受家纺等下游生产企业骤然增多的影响,生丝产能大大增加,丝厂对原料缺口心理预期被放大,加上一些非正常的炒作因素,使得供求关系剧烈变化,最终导致茧价大幅上涨。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完全消退,欧美市场仍然疲软,人民币被迫升值和国内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茧价疯涨引发丝绸行业后道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最先传导给生丝。因为丝绸前道环节产品的价格“洪峰”很难在产业链终端——下游各生产、销售环节中同步出现,不能从企业的利润中得以同步弥补,所以生产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亏本生产的现象。多种因素的叠加,丝绸企业生产困难。许多丝绸企业选择了缩产、关门、转业,另外一批企业选择了在困境中实现创新突围,艰难前行。
当前丝绸行业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在于:一方面茧价对于降低工农业剪刀差、刺激蚕桑扩大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高价的丝绸原料及其制成品出口困难,内需市场又难于消化。有人算过一笔账:单是上半年,各种渠道的供丝总量与各种用丝消化总量相比就多出1万吨蚕丝。由此可见,供大于求的形势正在孕育发展过程中。
今年茧丝价格飙涨与前几次价格猛涨有所不同。茧丝价格打破了基本呈正态分布的形态以及价格波峰回归时间短的常规,今年的价格“波峰”随时间推移慢慢向上发展。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棉、毛、特别是化纤今年都持续涨价,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商品是否与某些农副产品和房地产一样受到业外游资的炒作而呈现出泡沫现象呢?不管怎么说,可以预言,丝绸的供大于求与丝绸价格暴涨的同时到来,对行业将造成前所未有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