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棉价一夜雪崩 分析称超跌的可能性不大
供需支撑
看着自己的利润从“奥迪”变为“奥拓”,炒家张琪不甘“清仓”。“我不认为现在就是这一波行情的终点。为何两个月来棉花比其他农产品价格涨得都凶?别的涨20%,它却涨50%,这多出来的30%就是供需缺口,就算调控降低了流动性,但减产和需求预期仍然存在。”张琪说。
事实上,一度价格暴涨的多种农产品的确存在涨价的基本面。以棉花为例,据上述中棉集团高管透露,由于经济复苏,订单增加以及通胀等因素,纺织企业目前可承受的棉价已从过去的每吨一万五六涨至两万二三。
与此同时,进入9月,新棉花收割伊始,山东、江苏、浙江等多地遭遇低温、暴雨及其他灾害天气,损失惨重的地区预计将有40%的棉花绝收。而据中储棉预测,这将直接导致今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较去年骤减5.5%。
“此外,虽然政府此前已做了几轮收储,但为了平衡价格,9月之前,收购的棉花已抛售出相当一部分。所以,市场预期,政府手里的可用资源亦不多。”黄涛说。
他告诉时代周报,此种情形与2003年的棉荒相似。那时,全球正从通货紧缩中复苏,此前,政府为了支持纺织企业,储备棉已大量抛售,这使得经济一起来,纺织企业订单骤增,棉花需求激增时,政府无力控制,并因此创下了史上最大的棉花短缺纪录。
当内地棉减产、储备棉吃紧时,我国的棉花进口预估值被不断调高,截至11月,已攀至326.6万吨,然而,国际棉价仍处高位,进口棉难以拉低国内棉价。而且,紧张的船期,使得大量外棉难以及时到货补充国内需求。
目前,我国11月的棉花库存值落至287.9万吨,衡量棉花安全水平的指标之一库存消费比亦创下历史新低28.11%,“供小于求”已无争议。
对此,中国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认为,前期棉价超预期上涨,将供需不平衡的因素严重放大,持续暴涨后,其本身已存在挤压泡沫的内在需求,在多重调控施压之下,棉价大幅回调,但考虑到本身供不应求的格局并未改变,超跌的可能性不大。而天富期货的赵国玉博士则进一步指出,此次回落后,棉花价格或许还会温和再涨。
但究竟能涨多少,多位受访期货人士认为“不好预测”,而具体的影响因素除宏观政策以及外棉补给情况外,新疆棉的出疆进度也是影响棉价涨跌的重要一环。自三四月份始,铁路系统已调整运力,抢运大量年初未出疆的新疆棉,目前已外运近40万吨,而据估算,今年出疆棉花总量可能达到250万吨。尽管这与业内推算的400万吨棉花短缺尚有差距,但对“棉花之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