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棉价疯狂将棉花产业链推入僵局


http://www.texnet.com.cn  2010-12-03 08:30:07  来源:凤凰网 收藏

  此前凶猛的棉价正在让新疆棉花产业链陷入僵局。“暴涨时籽棉价格居高不下,棉花加工企业不敢大量进货,即使生产出来皮棉,也没有棉纺企业敢接盘。”石河子地区最大的皮棉销售公司、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副总经理洪平表示,涨价时,棉花贩子和加工厂的价格“喊得高”,但实际上多数“有价无市”,敢于大笔进货的棉纺企业很少。目前价格下跌,大多数企业都面临亏本危险,因此都持观望态度。

  新疆乌苏银翔棉业责任有限公司一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棉花加工企业来说,棉花价格波动太大,企业承担的风险也会随之加大。今年该公司需要12000吨籽棉,但目前只进货8000吨,尚有4000吨缺口。据了解,该公司是在每公斤9.7元左右时买进的。近来棉花掉价,“目前还有1000多吨皮棉和4000多吨籽棉没有卖出去。”她坦言,“现在棉花掉价这么快,要想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将棉花卖出去很难。我们先观望一阵再说。”

  新疆碟王针织有限公司业务主办贾志疆告诉记者,由于近期棉花开始掉价,他们公司主要是通过减产力争保平、保市场份额。“往年套装做10万套,今年就做了不到一半。棉花涨价对企业生产和销售影响都很大。企业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减产,但总不能每年都减产吧!”贾志疆说,“1992年有过一次棉花涨价,但很快就刹车了。今年涨价只能用‘离谱’来形容,速度快、周期短,我记得棉花价格曾经在一天就每吨涨了4000多元。”“现在按成本算,棉花每吨大概低了3000多元,纱线价格每吨减少1000多元。”他坦言,棉花涨价,作为下游企业来说,就是“被涨价”。

  “棉价长期处于偏低状态,适时补涨、棉农受益,以后种植面积和质量才能提升。我们只是希望它平稳地涨,别涨得莫名其妙。”阿克苏一家大型棉企负责人表示,“大涨之后必有大跌。如果支撑棉价的游资突然撤场,导致棉价暴跌,这无论对纺织业,对棉农,还是对我们国家,都是灾难。”由于该公司前期收购量较大,虽然采取快进快出的销售策略,但还是有部分皮棉未能及时出手,亏损了一部分。“虽然价格下跌了,但后市走势不明,谁敢贸然下手大量进货?”该负责人说。

  对于后市,部分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保持谨慎乐观:“皮棉的加工成本每吨高达两万五六千元,况且现在棉花仍属短缺品,成本价在那儿放着,即使跌也跌不到哪儿去,最多跌到成本价。”石河子一家浙商控股的棉企负责人认为,棉价还会回升,28000元/吨是他的心理价位。

  资本围堵棉花

  2010年棉花市场的疯狂,实际上早有预兆。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棉花供需预测,全球2010/11年棉花年末库存减少至4561万包(1包为500磅),消费量则从1.197亿包上调至1.2087亿包。当低库存量遇到高消费量时,市场会发生什么?此前一潭死水的国际棉花期货市场开始亢奋。

  9月13日,中国棉花协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新棉集团董事长魏高成分析新疆本年度棉花形势时表示,“综合国内外市场行情,普遍认为国际市场有望稳中偏强,国内市场将保持高位……”

  阿克苏沙雅县棉花种植大户于力记得,8月份,棉花刚刚结桃时,自己的棉田里就来过一帮专程来看棉花的浙江人。这些传说中的“浙江期货大户”在打听完自己地里的产量后告诉他:“今年你会发大财。”之后不久,于力和他周围的棉农们,发现自己真的掉进了钱堆里。

  8月到10月,郑州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从不到17000元/吨暴涨至近34000元/吨。“多种原因造成棉价疯涨,除种植面积减少外,主要是由于今年的气温偏低,加之遭遇冰雪灾害,产量下降几乎成了定局。”新疆农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委员会(工业局)主任宋云凤说,每年8月至新棉上市,正好是棉花供应的“真空期”,从往年的情况看,这段时间民间资本都会有所动作,棉价波动也较为频繁。此外,生产大国印度可能限制棉花出口等消息,也加剧了棉花炒作。“应该是多种因素叠加的效果。”

  新棉集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棉价疯狂的关键一环是“棉花收购(籽棉)-棉花加工销售(皮棉)”环节,各路资本围追堵截,加之相关部门准备不足,从而造成棉花疯狂。

  这位负责人说,受减产和气候影响,国际国内棉花供需有很大缺口,这个信息年初就在业内流传。在这位负责人眼中,此前被屡屡诟病的“社会游资搅乱棉花市场”,只是表象。年初,国内一些财大气粗的纺织巨头就已经开始囤积棉花,“当然是因为担心棉价上涨而提前进原料。但他们拥有的资金量惊人,足以搅动市场价格走向……”

  中棉协8月行业预告中描述:“大中型企业目前库存十分充裕,有的大型纺织企业存有6个月的用棉量。”而以往两年,他们的库存甚至不足1个月用量。

  之后是江浙一带游资进入市场,棉花收购期间,新疆各地随处可见前来收购棉花的江浙商人,甚至有人扛着麻袋到田间收购。

  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棉花种植(棉农)-棉花收购(籽棉)-棉花加工销售(皮棉)-棉花纺织-服装制造……价格被一点点抬高。一个制造高价的链条开始形成,各种有利于涨价的真假消息被有意无意地投放到市场中。没有人相信,那朵被不断传送的“棉花”,会停留在自己的手中。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下发紧急通知,以空前严厉的态度宣布要严厉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行为。11月8日,7部门再次紧急下发通知,提出6项措施维护棉花市场秩序。

  “棉价是否背离了真正价值,背离了多大,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企业心里没底,急需政府给个明确的信号。”石河子一家棉企负责人表示,今年棉价最疯狂的时候,各路消息满天飞,让人难辨真假,这给一些利益团体提供了炒作的机会。当时,很多不堪重负的棉企向行业协会频频“求援”,希望政府在第一时间统一发布棉花市场的统计数据,防止个别资本借机炒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产业链  纺织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