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大国却非羊绒强国 培育民族品牌是关键
时下天气转冷,各种保暖御寒的产品也纷纷上市,被誉为“纤维钻石”的羊绒制品也成为人们冬季御寒的又一选择。
山羊绒是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纺织工业的高档原料,但是如此珍贵高档、具有奢侈品性质的消费品却可以在国内超市、大卖场甚至地摊上花几十元随便挑拣。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羊绒大国,但并不是羊绒强国。提高设计、工艺水平,培育走出国门的羊绒制品品牌是当务之急。
原绒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的羊绒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早在150年前,我国羊绒就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20世纪70年代,雪莲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件羊绒衫,宣告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羊绒工业。“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羊绒加工业主要还是以洗绒、分梳为主,90年代末以来深加工能力迅速增强。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羊绒产业体系,在世界羊绒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畜产部主任田泓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原绒产量占世界原绒产量的75%以上;世界上超过90%的羊绒原料在我国完成初加工处理;我国羊绒及制品加工数量世界第一、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世界羊绒消费市场有3/4以上的商品是产自中国。
据了解,近10年来,世界原绒产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我国平均每年约生产原绒1.2万吨,蒙古国产3000吨,俄罗斯、伊朗和中西亚国家产1500多吨。
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实验室主任田君表示,我国饲养绒山羊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产羊绒洁白细长,被人们誉为“纤维钻石”。而国外的羊绒大多以青紫绒为主,细度、光泽普遍较差。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羊绒始终是国际羊绒产业的基础和依托。
产业价值未能凸显
随着国际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生产转移,我国已成为全球增长幅度最快、最具潜力的羊绒消费市场。近几年,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升级也为羊绒产业开辟了增长空间,许多羊绒大企业内销业绩已超过出口。“羊绒深加工产业不断向我国境内转移,我国羊绒出口结构已从原料为主快速向羊绒制品转变,已完成羊绒原料大国向羊绒制品生产大国的转变。”田泓说。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近千家规模不一的羊绒加工企业,年羊绒衫生产能力已经超过4000万件,生产的羊绒制品从最初的普通针织羊绒衫,现在发展到从内衣到外衣,从针织到梭织,从服饰到家纺的全系列产品。
“但是行业内的产品质量发展状况并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市场上不同品牌的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绝大多数知名大品牌的产品质量,尤其是山羊绒纤维的含量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小品牌的羊绒制品存在山羊绒纤维含量不足、以次充好的现象。”田君指出。
据介绍,羊绒的价值受3种因素影响:细度、长度和颜色。国际纺织工业部门对山羊绒的细度要求以直径13.0~16.0μm的为最好,在国际市场上直径在16.0μm以下、长度长的山羊绒价格最高,随直径加粗单价也随之下降。颜色分为白绒、青绒、紫绒,其中白绒最珍贵,仅占世界羊绒产量的3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稀缺、高档、舒适等特征,羊绒在各类纺织商品中是比较昂贵的。但就目前而言,其作为高档纺织原料的价值尚未在羊绒制品上得以充分体现,羊绒制品区别于其他纺织品的高档、尊贵、舒适特性亦未能凸显。
“一方面,随着羊绒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绒制品正在逐步迈向平民化,消费需求逐年扩大,而一些没有长久品牌发展规划的生产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就忽略了对品质的要求。”田泓说:“另一方面,对于羊绒这种原料,普通消费者很难直观辨别真伪和等级;而市场的混乱导致消费者享受不到高档原料本应带来的高品质享受,消费者对羊绒制品的消费信心提升不起来,也不愿意出高价钱买此类产品。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整个产业的价值无法实现,而且被严重低估。”田泓认为,羊绒制品的质量一直是国内外业界同仁关注并着力的目标,羊绒产业的发展只能着眼于羊绒价值的提升。
另外,针对消费者投诉的起毛起球问题,田君表示,羊绒制品的起毛起球问题,与山羊绒纤维的特性有关,目前是业界的一个国际性难题。形成起毛起球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只要从原料质量到纺纱、后整理工艺严格规范质量控制标准,此问题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可以改善到消费者可接受的程度。
附加值低输在工艺
虽然全世界最好的羊绒产自中国,生产设备也是同样的设备,但是国外的羊绒衫一件可以卖到几千欧元,中国的羊绒衫出口到国外,卖的平均价却只有两三百元。这曾经让带着中国羊绒企业家去意大利顶级羊绒品牌公司参观学习的田泓深有感触,为什么国外的羊绒制品就能卖到那么高的价呢?最后他们找到了症结所在:国内外的羊绒制品差在了细微的工艺和设计上,这导致羊绒附加值无法提升。
“羊绒由于它的材料特殊,羊绒的设计还要涉及到一套染整、染色等后整理的工艺流程。我们在这方面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田泓说。对此,田君也指出,产品设计存在雷同现象,多数不同品牌的产品没有清晰明显的定位和差别,也是质量发展状况不均衡的另一表现。田君说,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投入较小,设计师队伍水平不高,模仿现象严重。
据了解,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国羊绒产品目前还在国际低端市场徘徊,高端市场虽不乏中国制造的羊绒制品,但鲜见中国品牌。出口的羊绒制品大部分以贴牌生产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但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及20%。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出口价格透明等内外部因素,出口贴牌的大路产品已经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国内羊绒企业一直在强调原料的“软黄金”优势,而忽视了服装的时尚性特征,由此产生了对设计的忽视,造成羊绒产品成为服装市场上最缺少设计风格的产品之一。羊绒设计人员的缺失而导致产品跟不上潮流变化,而逐渐为消费者远离,也成为制约中国羊绒服装自主品牌提升的一大障碍。
田泓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在于缺乏知名品牌打造和营销渠道的创建。而对于目前国内羊绒制品的销售渠道,雪莲公司原料部经理窦晓旭也有同感:“保证质量是首要原则,但是扩大宣传渠道,打造自主品牌,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也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市场羊绒制品的销售渠道基本上由外国掌控,中国企业很少有自主的销售渠道,产品价值难以由中国企业实现。窦晓旭说:“雪莲作为中国羊绒行业的领头军,近几年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始终坚持提升质量和不断创新的原则,在找准市场定位、积极寻求扩大营销渠道的过程中,正在努力将雪莲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