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我国纺织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二、存在的问题
1.出口市场需求回升缓慢
2010年,随着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风险进一步下降,市场信心逐步改善,世界经济将有所好转,国际市场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目前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均处于历史高位,失业状况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彻底改善,制约了个人消费的增长,因此,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速度整体上将是缓慢的,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增长也仍显乏力。
2.汇率变动预期压力加大
自9月份以来,人民币短短一个月内升值幅度达1.74%,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升值幅度最快的月速度。进入10月升值趋势继续。在汇率等因素影响下,虽然我国纺织业出口企业的订单没有减少,但利润却逼近所能承受的极限。
3.棉价上涨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目前,棉花价格的涨势已轻超越了原油、铜等工业大宗商品的涨势。然而,由于国家在棉花储备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加上各地仓储规模的制约,我国当前的棉花储备规模有限。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后,国家收储规模最大时总量也不超过270多万吨,而我国每年的棉花消费总量却超过1000万吨。
4.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频繁被召回
1~9月,美国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共发起34起召回;欧盟共对华服装、面料及时尚用品类产品发布通报254项,占欧盟同期对华产品通报总数(836项)30.4%,仅次于玩具类产品位居第二位。
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频频被美欧召回,除部分出口服装确实存在质量和安全性问题以外,还存在我国生产和出口标准的滞后,与国际标准不接轨;检测手段落后;认证步伐缓慢;缺乏强制标准和技术法规等问题。我国出口企业与目标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等,也是我国产品频繁被召回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
1.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
在国内市场给纺织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的有利条件下,纺织企业在继续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应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特别是注重发掘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加大对农村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的开发力度。
2.完善棉花收储机制
国家应尽快完善现有的棉花收储机制,实行更加灵活的储备方式,甚至可以考虑把国外棉花也纳入我国的收储范围。当国际棉价低于国内棉价时,以保障在需要调控时国家手中有充足的棉花资源进行“定时、定向”抛储。
3.警惕贸易保护及技术性贸易壁垒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协助企业及时掌握出口市场国家关于产品检验标准和准入制度等方面的最新要求和规定,同时,国内有关企业应及时关注各方面的贸易壁垒信息,沉着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从技术源头上早作战略选择,把握发展趋势。在技术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积极争取贸易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把握贸易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