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人物畅谈:艰难的丝绸行业(二)
生意社12月7日讯 那么“疯狂的丝绸”、“苦难的丝绸”的根子在哪里呢?我认为主要出在宏观经济上。原因有三:
第一,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非常重。计划经济时代农副产品加工成纺织品的农工商配套一条龙的旧体制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通过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农户加公司的订单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体制没有确立。这样的结果是政府与市场同时机会主义。政府只顾收税,不问产业前景;市场只顾投机,不问企业与农民的死活。整个行业的“打摆子”和“过山车”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二,产业导向方面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丝绸产业的生存发展。东部沿海和川蜀盆地是我国丝绸业的主产区,农工商配套相对合理,人才、技术和市场都比较集中,产业基础比较好。近十年来,这两大主产区的蚕桑总量和丝绸规模都在下降,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减弱,政府扶持丝绸纺织业的热情降低,企业生存发展的困难加大,就业员工的整体素质退化,加上国企逐渐退出竞争性纺织行业,改制后小民营产业集中度不高,技改创新的实力、活力不足,行业困境显现。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生存意识、突围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市场资源优化配置,逐步转型升级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龙头企业来整合行业,带动行业前进。也就是说有技术、有人才、有信息、有市场的东部地区民营丝绸企业本来可以通过自身转型升级,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来与西部资源优势相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均衡发展。西部可以通过东桑西移,承接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前道,逐步培育产业基地。可惜的是,这种局面没有最终形成。
国家资金支持范围大,效率不高,西部农民并没有享受到丝绸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陷入了茧价高时养桑,茧价低时毁桑的怪圈。即使在蚕桑发展很快的广西,至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丝织厂和炼染厂,仍然靠出卖蚕茧、出卖厂丝过日子。广西雄心勃勃要成为中国的丝绸先进制造业基地,道路仍然漫长,什么原因?因为还没有丝绸行业的龙头品牌企业去落户带动,去了也只是瞅着那些白花花的蚕茧原料,并不是真想落地。为什么不想落地?因为没有产业基础,没有产业安全感。
东部企业也很困惑。全国数一数二的丝绸大国企都在改行房地产、造船和投资,偏偏没在丝绸蚕桑上投资,你说谁对这个产业有信心?丝绸之路集团秉着丝绸传人一颗心,憋着丝绸情结一口气,不顾血本、不问前程、痴心不改;买设备、抓技改、拓基地、招人才、上项目、促转型,真正是知其难为而为之。但是,丝绸之路集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逆水行舟,艰难可知。连最起码的原料问题都让我们头疼不已,还有多少精力去创建民族丝绸国际化品牌?
第三,丝绸行业税负太重,不减税不利于行业生存发展。我前面说过,一个无利可图仅属于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两个不到二万元年收入的缫丝工人却在养活一个年薪五万元的公务员。
在很多发达国家,对丝绸行业都是免税的。例如丝绸的品牌国家法国,把丝绸作为遗产工业,不仅免税而且给予诸多优惠。因此,法国和意大利的丝绸品牌经久不衰。
我国丝绸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高税赋,使得这个行业迅速老化,无论科研、人才、装备都明显落在其他行业后面,丝绸行业招不到新员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就看年轻人是否踊跃入行。税那么高,行业没有利润,势必疏于技改,造成整个行业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收入低,年轻人望而生畏,后继无人,实在堪忧。
丝绸之路集团一直非常关爱员工,不论企业效益如何,连续几年给员工涨工资,每年至少10%。但是企业毕竟不能自己印钞票的,承担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有一个限度的,政府在减税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丝绸纺织行业真正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转型升级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如果5年前我们还看不到危机逼近,那么今天我们就应该知道这是最后的斗争。丝绸之路集团决定,浙丝二厂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出路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要么选择一方蚕桑产区作为我们长久的供应联盟体,要么把工厂设到资源地。不论怎样,一定要有一个靠得住的蚕桑基地,否则缫丝没法做。第二是缫丝工厂也要是延伸产业链,真丝针织、数码织造、丝绸服装、茧丝副产品、生物医药开发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当前,丝绸之路的家纺品牌已经亮相,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最近又进入了标志性的杭州大厦,在全国20多个一线城市开设商业网络,实践商业模式创新。而丝绸织造的无梭化改造,推进很快,效益已经显现出来,这些都表明,丝绸之路集团转型升级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