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装品牌流通新渠道 创新内销市场流通新模式
——2010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在泸州召开
生意社12月9日讯 12月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和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在四川省泸州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政府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国内商贸流通界著名学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共同探寻中国服装流通模式的创新之路。论坛同期还发布了《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服装行业发展已开始由科技创新、品牌创新向流通模式创新方面不断转变。在当今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服装行业中,产品流通渠道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各专业市场品牌培育、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品牌企业市场渠道拓展的优势平台。加之大渠道商、大代理商、多品牌渠道运营商等流通模式的出现,为服装品牌企业、外贸转内销加工型企业的渠道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疏通了企业渠道拓展的脉络。而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二线城市中的专业市场也逐渐异军突起,商贸流通业表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为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特筹划举办了“2010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
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名誉会长杨东辉分析指出,近年来,随着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势在必行,这对西南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西南地区的专业市场要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做好承接工作,以打通商贸流通渠道为突破口,促使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有的发展特色。同时,二三线城市中的专业市场也逐渐异军突起,专业市场在拉动二三线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和生机,二三线城市将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掘金”热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隆重发布了《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夏令敏介绍,自今年7月课题组组建以来,课题调研小组深入到西南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报告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撰写,数稿的反复修改和专家审核评议之后,于11月底最终完成。《报告》调研组重点实地调研了西南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品销售、流通、采购等相关产业链环节的配套情况,综合分析了西南地区服装产品供需关系,以及该地区商贸流通能力。他表示,希望借助《报告》对我国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与商贸流通的分析研究,能够深刻认识到产业梯度转移在推进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和流通业快速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随后,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高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宋则分别就“西南地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机遇与策略”和“内销市场流通渠道构建与创新”做了主题演讲。高燕副秘书长表示,“西南地区是国内服装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战场”。宋则主任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市场相对空白,消费人群庞大,接受能力强,成长型服装品牌进驻很有优势。”
此外,对话嘉宾以高端对话对话的方式深刻剖析了中国服装品牌流通模式的构建创新与专业市场之间的合作共赢。中国人民大学产业流通研究中心主任马龙龙,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安徽省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叶梁,广州双鸿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度邦丹尼)总经理庄树福,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董事长赖秋收,株洲市芦淞服饰城管委会副主任叶天毅,郑州锦荣商贸城/二七轻纺城总经理王建勋,中国(泸州)西南商贸城总经理朱文章,成都九龙服装商会会长陈大春,重庆渝派服饰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勇等嘉宾就两大议题展开了讨论,一是构建服装品牌流通新渠道,开拓内销市场新模式,二是品牌输出,市场扩展,推动专业市场之间的合作共赢。
高端对话结束后,广州白马、重庆渝派、成都九龙、沈阳五爱、株洲芦淞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成员市场单位与中国(泸州)西南商贸城签署了商品品牌输出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论坛通过近四个小时的交流与探讨,从专业的角度透析了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在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寻求中国服装流通模式的创新突破做出了更为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