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2011中国服装转型之旅势在必行


http://www.texnet.com.cn  2010-12-10 13:36:44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生意社12月10日讯 2010年,中国服装产业总体经历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出口形势转好、内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将成为发展重点。整个服装产业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力正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向产品开发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转变。中国服装产业成功应对国际品牌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外贸加工竞争国的迅速崛起,以及国内竞争加剧等变化。那么,2011年的中国服装产业又将是一个怎样的态势?

  中国男装之未来

  受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众多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市场。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适度转移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由于行业整体用工缺口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恢复乏力,稀缺的产业资源加速向大企业流动也加速了中小企业的淘汰更迭。企业采取产业资源重组、品牌创新、渠道多元化、扩大融资等手段提高竞争力,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优势男装企业将脱颖而出。未来几年,产业资源将提速向大企业流动,产业赢利能力将获得更大提升,产业投资、生产等规模性指标将提高到一个新的级位。

  随着产业背景和市场环境的转变,男装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产业资本流向大企业,行业两极分化情况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大企业采取产业资源重组、品牌创新、渠道多元化、扩大融资等手段提高竞争力,探索产业链合作、品牌合作等多种模式,进入“大企业”发展时代。

  第二,男装生产加工从东南沿海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男装产业发展加快。2009年,我国男装生产前5大省产量增幅平稳,中部地区产量增速明显,内陆省份成为服装企业投资活跃的地区。与此同时,转移方式及路径也更为多元化。

  第三,纺织服装产业链上游企业向下游延伸,拓展男装品牌市场。国内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给现有男装品牌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第四,品牌渠道下沉,二三线市场成为国内外男装企业争夺重点。随着服装内销市场持续升温,国内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第五,资本助力企业实现新一轮爆发式发展。服装上市企业阵营中又有男装品牌企业加入或准备加入。这说明,资本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将要在男装行业中打响的或许不是品牌战、不是价格战、不是渠道战,而是资本战。

  第六,男装品牌加快进军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如雅戈尔并购美国新马公司、杉杉携手伊藤忠展开国际化布局、山东如意收购日本声望株式会社、波司登男装在英国开设直营店……在行业优势企业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开始谋求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女装之未来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年轻女性在经济上的实力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品牌意识更加强烈。

  现代消费者着装讲究个性化,追求自我风格和完美,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是一种时尚。大部分女性愿意以服装来表达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位。而各个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对品牌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市场更加细分化,从大众休闲服、运动服、少女装、淑女服、时尚休闲、量体裁衣、量身定做等,还出现专门设计等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济地位、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消费者需要。

  女装品牌的定位更加明确和细分,品牌效应更加明显。近年来,随着女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逐渐加剧,市场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女装品牌,诞生了具有明显区域色彩的产业集群;中国女装的品牌化、规模化、时尚化、个性化趋势愈加明显,女性穿着更趋向于休闲化、多样化、个性化、时装化和品牌化。

  越来越多外国女装品牌加速在我国的扩张速度,H&M、ZARA、C&A已纷纷涌进中国市场并占据了领先优势,美国的GAP也将在北京东方广场开店。随着他们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女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女装企业普遍存在库存高、周转速度慢、产品同质化等原因,同时消费者对女装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市场份额不稳定,使中国女装企业陷入价格战和终端的促销战的漩涡中,中国女装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正由过去的降价竞争快速变成款式、时尚、销售环境等综合因素的竞争。加之今年以来服装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销售下滑、利润变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服装企业逐渐进入资本市场,通过重组、并购等途径来完成资本化运作,很多规模较大的女装企业目前都已延伸出不止一个品牌。中国女装企业正从单一品牌向多品牌、多品类过渡,以实现品牌化战略。多品牌、多品类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确定旗下品牌定位的差异化和细分化,从而带动销售的增长。国内品牌拥有三个品牌及以上的企业有白领、影儿、赢家、艺之卉、印象、歌力思、舒朗等。

  中国童装之未来

  目前,国内童装品牌仍整体呈现“小、散、乱”局面,对产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童装企业和品牌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整合与被整合的课题。行业、企业需主动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连横合纵的优势资源整合道路、产业资源国际化发展道路才能在各类资源面前具有发言权、掌控权,在市场面前具有引导权、话语权。

  目前我国童装行业缝制技术装备水平已经基本达国际领先,仍须提倡节能设备、循环资源利用设备和信息化、自动化专业设备使用。特别是作为品牌创新的基础,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结合,以及工艺、流程方面的软科学仍须突破。行业中部分企业已经通过流程再造大幅利高了劳动生产率,如:福建财茂集团的工位工时计算精确到秒,工位衔接精准无误,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已在童装行业蔚然成风,领军企业全部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或多或少地使用了ERP等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模块,一些企业正在建设专业化、信息化物流仓储体系,大大提高了品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过去几年企业相对重视企业文化的打造,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个性,确立了独到的文化定位。文化是品牌核心竞争力源泉,是一个品牌个性和口碑的根源。品牌文化切勿停留在“讲故事、喊口号”的低级层面,“品牌文化”需从品牌发展的战略层面加以突破,使之成为指引品牌发展未来10年甚至更长期发展的精神领袖。从目前看,童装品牌总体来说“区域痕迹”过于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国性品牌的产生。因此,品牌的文化定位要力求去区域化,甚至国际化。

  人才是实现所有行业目标、企业目标的载体。童装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不同程度遇到人才瓶颈,一将难求、一将难留现象普遍存在。童装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童装企业人才试错成本高、童装企业间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等造成企业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等用人机制难以完善。大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童装课程设置,全社会的童装人才专业培训未成体系,“人才”重任几乎都落在用人企业一肩之上。未来,童装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来源渠道必将越来越广泛,跨行业、跨领域、跨国界招纳使用人才将越来越普遍,人才从培育、使用到流动的机制也会逐步在行业自律、行业诚信体系下逐步形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服装业  转型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