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银花”何以长开不衰?
生意社12月13日讯 今年籽棉价格较去年翻了一番,卖到了往年皮棉的价。笑得最灿烂的当属棉农。以种棉而闻名省内外的彭泽县,农民人均可从棉花中增收1624.1元。
中国棉花研究所棉花专家毛树春看了彭泽县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后,由衷地赞叹:“我跑遍了全国的产棉县,今年在全球棉花生产遭遇恶劣天气影响普遍减产的情况下,彭泽县的棉花生产取得高产真是个奇迹。”
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当人们羡慕彭泽棉农收益好的时候,也该欣赏彭泽人任凭潮涨潮落,始终保持棉花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的执著。
“银花”在彭泽长开不衰,给那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迷失了自我的地方提供了一种思考,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依靠科技,走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传统产业一样大有可为。
勇当棉花产业的开拓先锋,具备抗击风浪的本领,才有大灾之年的高产
彭泽人对棉花情有独钟。走进彭泽县,不仅有成千上万亩连片的棉田,农民在口粮田的田埂上、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种棉花,还有麦地套种棉花,油菜茬后种棉花等,全县28万农业人口,几乎家家都与棉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年市场行情好,彭泽县棉田面积23.5万亩,预计棉花总产量可达2.5万吨,产值可达8亿元。而市场低迷的2000年前后,即使植棉难以糊口,棉田面积依旧有17万亩。
据省经作局专家介绍,彭泽是全国100个棉花主产县之一,在我省处于龙头地位,彭泽棉田面积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棉花产量占四分之一,加工能力占三分之一。
彭泽人对棉花的特殊感情是长期以来耕作模式形成的。彭泽人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谙熟植棉技术。其次,该县三种地貌特征,一种是圩区,沙质土保水性差,种不了水稻;一种是丘陵,灌溉条件差,土壤贫瘠;一种是山区冷浆田,种水稻只能种一季,产量低。在大宗作物中,种棉比较效益当数最高,棉花耐贫瘠、耐旱、耐寒,适宜在彭泽大面积种植。
彭泽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挥洒在棉花产业上。棉花效益不佳时,他们搞过棉田套种,搞过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如棉籽壳等废弃物种食用菌等。棉花效益好时,他们攻下了一套又一套夺高产的先进技术。彭泽县农业局局长吴礼明自豪地说,长江中下游棉区,大田种植的高产纪录一直由彭泽保持。因为棉花产业搞得有声有色,不少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即使在棉价低到难以保本时,彭泽人总能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妙方巧渡难关。
面对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8万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等新情况,彭泽人的创新精神又体现在冲破机制体制束缚,让棉田迅速向植棉能手集中。至今,每年有9万多亩棉田有序流转。据介绍,原来全县户均五六亩棉田,想致富,难!近五年,50亩以上的植棉大户从37户增加到138户,大户种植的棉田面积从3357亩增加到12081亩。
从去年开始,彭泽成为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示范区,今年示范区面积由1万亩扩大到2.4万亩,亩均单产籽棉412.5公斤,较全省平均亩产高162.5公斤。这是大灾之年取得的,实属不易。
棉花成为招商名片,棉纺企业扎堆落户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效对接
全省400型轧花厂共计20多家,彭泽就占11家;全省棉纺能力约200万锭,彭泽就有30万锭,彭泽的棉花加工能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