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服装产业三次大转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生意社12月13日讯 在珠三角的服装产业历史上,经历过三次产业大转移,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二是20世纪90年代;三是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的新型转移。
珠三角纺织服装产能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国内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的转移。上世纪80年代初期,珠三角地区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次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纺织工业随之崛起。2004年底,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全部通高速公路,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一年。广东省政府一方面疏通渠道让山区便捷地接受转移,一方面还要“推一把”,让珠三角的部分产业更顺利地转移到山区。珠三角逐渐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周边的粤北山区、粤东、粤西转移,以及中西部转移。
在20世纪90年代,又抓住第二次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制造业,并朝“世界工厂”迈进。为了防止产业空心化,一方面,正在设置产业转移的“防火墙”,建立留住外资的“蓄水池”。新世纪初,广东区域协调战略开始启动,广东省级财政拿出375亿元支持粤北山区、粤东、粤西发展。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线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被人们称之为“腾笼换鸟”。
在三次大转移过程中,珠三角服装产业都面临了相类似的挑战:一是产业集群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二是国际经济增长低迷,西方国家非关税壁垒对珠三角出口增长形成严重的冲击。激烈的国际竞争,逐渐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干预政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劳动、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造成很大的国际压力;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快速压迫企业狭小的利润空间。这些因素使珠三角面临企业大规模关闭、外迁的严峻挑战。三是部分外向型产业集群难以融入到国际产业链的高端。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这些企业面临着产业转移或产业升级的选择。四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弱,难以支撑起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独立自主的大梁。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有关决策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转移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推进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实现服装产业的有序梯度转移。就转移模式而言,通过新建投资、并购重组、战略联盟等产业投资模式,推动了产业的实体转移。
在产业转移大潮面前,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从业者的主动思考、主动谋划、主动选择。其次,市场和政府相互作用。市场因素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是产业转移的辅助动力,国家对重点产业进行规制,主要基于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政策初衷是维护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珠三角地区之前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侧重于发展外向型经济。这种战略的劣势在于,一旦厂商竞相压价使贸易条件和经营环境趋于恶化,或者国外市场需求萎靡,就会导致产业的全面受挫。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关心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利用明星企业的带动机制来加快产业转移。
最后,充分协同经济计划的长期效应和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对产业转移之作用路径不尽相同,前者是对产业发展的长期的、全面的部署,后者则是短期的、针对性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