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涨价引发的供应链不畅通全面凸显
生意社12月13日讯 伴随着“涨”声一片,服装类商品的价格在这个冬天也“高了八度”,各大商场里的服装价格标签,足以令许多工薪阶层望洋兴叹。据一些调查显示,今年冬装价格涨幅大概有三成,如国内某布衣品牌,之前一件羽绒服的价格在800元左右,今年已全线提升为1200元上下,鞋品柜台上也很难找到标价低于千元的冬季新款。
棉价的持续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的大环境,服装涨价早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涨你的,我买我的。在这个消费渠道多元化的时代,服装涨价也难不倒精明的消费者。
往高端说,奢侈品消费在中国方兴未艾,商场里的货品价格走高,反而衬得国外大牌也不再那么奢侈了。一位国内知名时尚写手就在博客里提到:我看到Macys百货一件打折DKNY长款羽绒服才150美元,而国内百货商店里各品牌的货色动辄2000元(人民币)以上。结尾,她还用括号里的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不解: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疑问吗,到底去百货商店专柜买衣服的都是谁?我自觉手头薪水都不够买。
再沿着消费轴向下看,以淘宝为首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全力打造消费者的“狂欢国度”。与商场里的无人问津相反,淘宝网光棍节一天销售额达9亿之多的火爆局面,令人咋舌。我的一位朋友,之前是从不光顾淘宝的,只信任商场里的品牌货。前几天,就是她也连连抱怨物价上涨,转而混迹淘宝了。大势所趋,虽然淘宝上的服装价格也都同比有所上扬,但比起商场里价格标签的那般高傲姿态,“价格”还是显得很亲民的。
这样来看,服装价格的上涨,造成的是消费者朝高低两端的集聚,而中端商场反而被冷落。服装市场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市场,不像食品涨价那样与民生息息相关,这里是长期供大于求的,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的机动性非常大。身处这样的一场涨价漩涡之中,消费者看似是高价的最终承受者,但实际上,由于消费群体的被分流与重新整合,消费者被触动的利益并不是很大,换句话说,消费者可以选择“被高价”,也可以选择不“被高价”。
价格标签吓跑了消费者,那么谁来为这次涨价买单呢?
由涨价引起的供应链不畅通已经开始凸显。据《解放日报》最新报道,继长时间连续销售增长之后,上海市重点监测的50家单体百货店周销售额出现首次下跌,并分析其原因之一就是——商品大幅涨价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物欲。
试想,对于服装来说,涨上来的价格是很难降得下去的,消费者不买账,必将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虽然说这次冬装价格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追根溯源无疑要回到棉花价格。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棉价升降之间所裹挟的非理性成分,先是创历史新高,最近半个月又转而骤跌,服装涨价的这场迷局变得更扑朔迷离。
上游纺纱、织布企业或许可以全身而退,但下游的服装企业呢?他们很可能因此积压大量高价购进的布匹及由此制成的产品,资金无法回笼,流动资金被套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良性运营。
这些对于中国的服装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作为一个服装大国,所缺少的不是服装企业,市场上也不缺少服装产品,只不过缺少的是有影响力的品牌和高品质的服装。
危机之后的中小服装企业才刚刚迈出原创品牌的步子,他们一般选择尝试性切入市场,品牌定位不高,这种大面积的涨价对于新品牌开拓市场绝不是什么利好消息。还有一些算是成熟的国内品牌,近年来已在中端百货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一定的口碑,但为了对抗众多外来品牌的强大攻势,他们也正处于向高端市场艰难攀爬阶段。要想把品牌优势扩大,就必须维护好中端百货这个有利于品牌推广的根据地,而价格上涨导致的中端百货“冷场”,也不免让他们有些“心寒”吧。
或许有人可以说,哪里有消费者,哪里就有市场,张志峰所倾力打造的服装品牌——NE·TIGER(东北虎)已初露中国奢侈品牌的端倪,淘宝上像裂帛、七格格这样有影响力也有前途的民间品牌正在前赴后继。但仅凭几个有志向的品牌,或是几个淘宝品牌还很难撑起“中国服装”这面大旗,我们的主流服装企业更需要的是市场本身或是宏观上有效的调控能力,以及健全的价格机制,不要让他们沦为价格波动的最终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