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校服买单 一衣难求是为啥?
据一位校服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透露,“校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价格有关”。有的学校贪图便宜,给学生定制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校服。的确,便宜的价格是家长和学生都能普遍接受的。但是他们却往往忽视了校服的质量状况。从经济学角度讲,价值决定价格。既然校服价格普遍较低,那么生产校服的面料的价值必然也会较低。山东省纤检局综检科的于科长分析说:“在成本固定的情况下,服装加工厂自然会选择较差的面料来制作校服。况且,近几年来棉花的价格飞涨,企业入不敷出,鉴于这种情况,他们一定会偷工减料以维持收支平衡。”
目前,校园里“问题校服”比比皆是,也许有人就要问了,“难道校服加工的质量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来把关吗?”据了解,关于校服生产的国家标准共有四个版本。其中包括行业标准FZ/T73021-2004《针织学生服》、国家标准GB/T22854-2009《针织学生服》、行业标准FZ/T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以及国家标准GB/T23328-2009《机织学生服》。前两个标准适用于以针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学生服,后两个标准适用于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学生服。”
既然有了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那么企业在加工校服时是否真正地严格执行了呢?从以上的新闻案例不难看出,仍有一部分企业对国家标准至若惘然。例如,江苏惠州检查出的“问题校服”为三无产品;北京检查出的“问题校服”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和PH值不合格。去年江苏省质监局抽查到的“问题校服”含涤量100%,而校服标签上却明确地表明纤维含量为粘胶(35±5)%、含涤量(65±5)%。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赵所长表示:“还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的校服标签上甚至不注明面料成分。为了增强校服的耐磨性,多数企业一般都会用大量涤纶代替棉花,这样以来面料的耐磨性、抗拉性都得到了很好地保证。此外,企业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众所周知,涤纶的价格远远低棉花的价格,因此企业使用涤纶可以大大减少成本不过涤纶的透气性比棉花差,学生普遍反映校服穿着比较闷热,冬天还好说,夏天穿着就特别难受了。近年来,国家对于学生校服的透气性指标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校服的透气性成为了企业可钻的法律空子。然而从道德角度上讲,企业就难辞其咎了。”
据南京一所学校内部人士透露,学校的校服通常由教育局招标统一购买,然后中标的企业再按照各学校的要求制作不同款式和风格的校服。教育局统一购买,乍一听,感觉校服来自正规渠道,质量应该没有问题。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企业为了赢得各自的标额,往往会借助一些不正规手段,给教育局送礼再平常不过。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接下大批校服订单,必定会收获不小的财富。而对教育局而言,往往他们收了哪个企业的钱,就顺手推舟地把招标额给了那个企业,完全不顾及校服质量的问题。近年来中国腐败现象滋生,一些官员容易受金钱的诱而丧失了良心和准则。而学校校服质量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牺牲品。
如何整治“问题校服”?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祖根表示:“教育局招标时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筛选校服生产企业,同时确保企业生产的校服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企业采购的每批布料,教育局也要索取《质量合格证》进行检查,严厉杜绝不合格的布料流入校服的生产流程中。采购校服时,着重检测校服的面料构成、PH值、纤维成分含量、甲醛含量以及耐洗色牢度等质量问题。”
此外,教育局应与质监局合作,加大对各大企业的校服生产质量检查。对于违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情节严重的可以交给司法部门处理。而对于严格按标准生产的企业,予以高度表扬,并在招标时作为首先考虑厂家。对于已经下发到学生手中的校服,教育局与质监部门也要定期抽样检查,如果发现校服检测结果不合格,需收回并退回原厂,同时给予厂家一定的经济处罚。
各大学校为何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校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了影响。企业重复性生产大批量校服,质量状况肯定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解决问题:在确保企业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作为采购者,我们可以只向企业订购小批量校服。与此同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向企业索取校服质量保证书,确保每件校服的高质量生产。
其实,在学校设立二手校服交易中心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山东省胶州市洋河汇鑫酒店经理匡华春分析说;“有些学生常常抱怨到校服穿的次数少,毕业后校服还很新却已经没什么用处了。白白扔掉又感觉有点浪费,那这些校服为何不留给学校的学弟学妹们穿呢?如果学校能够有条理地运转起二手校服交易,一定会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企业的订单也会相应地减少,但是成本价得到了保证,所以在校服生产过程中必定会精益求精以谋求更高的利润。因此,这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问题校服”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