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纺织企业利润仍将持续受困局面
生意社12月18日讯 近期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止跌企稳,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表示,作为今年物价调控的重点品种,棉花行情走势将继续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资金炒作因素制约,在下游市场未充分消化涨价成本前,近期国内现货市场仍将维持振荡。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认为,导致近期国内棉市将维持振荡格局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继国内宏观经济和稳定物价政策轮番出台之后,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传递出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转向的信号,2011年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是2008年11月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之后首次回归稳健,加息预期再度升温。
另一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11月中旬至12月初,近两周皮棉周均成交量约9.8万吨,仅为往年同期的52.5%,显示市场仍处于多空博弈、成交清淡的局面。据调查,由于下游纱布市场表现弱势,大多数纺织企业暂时保持观望,原料采购意向较弱,仅部分小型纱厂由于原料库存明显消耗,目前已开始询价,或将于未来一两周内入市采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受益于近期国际市场需求反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顺利实现调价,但利润却同比下降了5%,原因就在于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据第一纺织网统计,今年纺织原辅材料成本同比上涨约30%~80%,其中棉花等主要原料涨幅最高超过一倍。企业用工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涨,招工难困扰着企业。据江浙等地企业反映,工厂招工只有去年的七八成,甚至有的不到50%,企业只能大幅提高员工的薪酬,长三角、珠三角工资涨幅普遍有20%~40%。另外,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客观上也会增加企业环保成本。成本的全面增加考验着纺织行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导致企业出口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最新公布的11月份PMI数据刺激国内多数商品期货价格持续反弹,加之国际棉价大幅上涨,郑棉期货随之上扬,棉商惜售心理再度增强。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表示,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受困于成本。前10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已超去年全年的数额,预计全年出口可达2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