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钰洲纵论“十一五”纺织工业转变与提升
生意社12月27日讯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全行业艰苦努力,抓住机遇、化解矛盾、战胜困难,取得了发展提升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明显进步。”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对“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情况的“定性描述”。
谈到“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就,杜钰洲给出的评价是:“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自主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早在“十一五”的前一年,即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提前公布了“十一五”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8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10项关键成套装备攻关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又对“28+10”项目进行两次细化和调整。这一纲要很快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从而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现在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进入了产业化推广阶段,成为“十二五”推广项目的骨干。
“十一五”期间,行业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硕果累累,大量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为行业在新时期增长最重要的支撑,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新型纤维材料研发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涤纶、粘胶等化学纤维走上以自主研发技术为主体的高起点、大规模、低成本的国产化道路,差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天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应用开发不断有新的进步。各种新技术在纺织工业应用领域有了较大扩展,这些技术包括新型纺纱、织造、非织造技术,清洁染整技术,产业链系列产品开发创新技术,新型产业用纺织品和生态健康纺织品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各种染化料助剂、溶剂、油剂、多种母粒等精细化工技术。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在品牌建设上,大批本土品牌企业在品质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整体提升,不仅得到国内市场广泛认同,而且已经具备逐步走上国际市场的条件。
杜钰洲表示,这些进步成为推动中国纺织工业从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制造环节转移向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创造力和供应链控制力转移,以及推进国内东中西结构梯度转移的重要基础条件。
杜钰洲通过一组数据,直观地描述了纺织行业近年来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的成效。他说:“这些数据是对我国纺织工业产业提升的有力验证。比如,从全要素生产率、内需拉动、节能减排、贸易顺差、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等数据的变化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区域布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然而,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正在发生的转变和提升还远远不够,还存在许多粗放、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产业提升变得更为紧迫。”杜钰洲强调说,我们要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精神,集中力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提升,这是发展纺织工业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