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新危机:原材料再涨年末订单缩水
部分厂半月上班半月玩
但并非所有制衣厂都如万杰那样幸运。“以前,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曾叫我帮他们加工;现在,他们缺货做,反倒过来问我有没有货可做”。万杰不知道有多少同行被物价上涨套牢,他只知道,身边的个别同行开始向他倾诉犯愁。老乡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余先生在番禺大石桥附近投资经营一家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制衣厂。但自11月物价上涨以来,余先生就接不到单做,“大概一个月有半个月在玩”。尽管没事做,但余先生自称不敢炒人,他担心明年市场回暖时招不到人,遂仍是每个月给每名工人发1000多元的基本工资。
“仅11月就亏了10万元,估计12月也如此!”余先生称,现在仍在等市场判决,他想坚持到底。
“金融危机也没今年难做”
同样的悲剧,已蔓延到服装批发商那里。
郑先生20年前就在增城新塘开办制衣厂,有出口,也有内销。他在市内开了多家负责批发服装的门面店,其中一家在火车站附近的站西广场。
“金融危机那些年也没有这么困难”。郑先生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异致除原材料外,辅料、工人工资等也都涨了,加之市场价格不稳定,很多客户都变得保守,出口单少了,而内销的量也少了,还将批发价压得非常低,以致工厂的营利目前只能维持日常运作。
“以前的利润最少也在10%以上,从11月份起利润就没有超过5%”。郑先生说,5%的利润只能令工厂保本。
“自11月以来,生意就减了一半!”据在站西广场金宝(外贸)服装城负责服装批发的兰姐介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每件衣服的批发价都被逼上涨了3至4元。
12月13日下午,两名女子从上海赶到兰姐的店里采购了一批服装。比起以往,这次装衣服用的是较小型的胶袋,每小袋仅十多件。选购完毕,两名女子又去了别的店。她们说,怕进货多了销售不出去,唯有购多种款式,量少一些。
“现在消费者也会理性购衣,所以批发的也相对谨慎了”。兰姐说,零售商挑选衣服更挑剔,数量也相对减少;加之人民币升值,美金在跌,“再这样下去都不知怎么办!”
专家点评
近两成服装企业已到盈亏临界点
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介绍,自从去年10月以来,棉花价格开始逐渐上涨。仅今年下半年以来,面料价格环比上半年就涨了60%多,令企业经营压力陡增。如东莞一家童装企业,面料成本占该公司服装生产成本的30%,下半年尽管营业额同比去年上升30%,但利润却下滑了20%。多数企业选择以各种方式自己消化涨价压力,如有企业冬装选用了更多的仿毛、尼龙而非纯棉;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会更多考虑款式裁剪简洁;有企业采取加强生产成本控制,调整人员和组织结构,控制人力成本上涨;有企业将厂房转移到江西、安徽等内陆省份;也有原本利润就微薄的企业不堪重负,认为与其开工赔钱不如暂时停工。
今年全球经济虽然回暖,国外订单逐步增多,但服装出口订单普遍利润低微,有的企业为了留住客户不得不保本甚至亏本接单,也不敢接大的订单。人民币升值后部分出口产品可能会转到国内市场销售,也将加剧内销市场的竞争态势。因此,服装行业成为预期受升值较大负面影响的行业之一。
刘岳屏称,“根据专家测算,广东服装企业一般产品利润在3%左右。国内企业议价能力较低,如果说现在人民币升值1%,将近20%的企业已到了盈亏临界点,那么人民币升值5%,估计将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面临倒闭。”人民币升值也将促使服装行业出现被动调整的效果,升值会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如果企业不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就可能被淘汰,更有利于优势公司扩大市场份额,行业也将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