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年前难起波澜年后蕴藏结构性机会
生意社12月31日讯 近期郑棉走势趋于平淡,日波幅、量、仓都较前期明显缩小,整体上和当前时点相适应,当前纺织淡季缺乏催化题材,而成本支撑下棉价也很难大幅回落。笔者认为,年前棉价难起波澜,而年后蕴藏结构性机会。
全球供需平衡,但结构不平衡加大
本年度全球整体供需相对平衡,但全球棉花供需结构不平衡性在加大,美国等主要出口地区产量继续上升,而中国这样的主要消费国家产量却在萎缩,意味着本年度国际棉花贸易量将较往年大幅增加,全球棉花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将会下降,加上位于历史低位的期初库存量,本年度国际棉价波动幅度必将大于往年。
国内供需失衡加重,后期可能面临用棉不足
按照USDA的数据,本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下降至653万吨,连续3个年度下降,而需求在1023万吨,由此计算缺口在370万吨左右,算上一部分重复使用旧棉,USDA估计我国仍需进口280万左右的棉花才能勉强维持供需平衡。但目前的进口情况却不容乐观,我国棉花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印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者进口量一般占总进口量的70%左右。截至12月16日,2010/2011年度美棉的销售进度达到91%,我国对美棉总订货量只有110万吨,而后期可供出口的美棉只有30万吨。印度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印度棉花进口量一直保持在60万吨左右,但今年9—11月我国对印度棉花总进口量只有3.5万吨,至今印度允许出口的棉花总量为93.5万吨,如果后期不增加出口额度,进口60万吨棉花几乎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情况是美棉几乎无棉可进,印度棉更是命运难料,三大进口棉来源国只有进口量相对最少的乌兹别克斯坦正常,完成280万吨的进口目标非常难,后期国际棉源的争夺必将更加激烈,只要纺织行业不出现大的问题,后期国内将可能面临可用棉花不足的问题。
本年度国内产量已经确定,差别只是各个预测机构的具体数据,美国农业部预测的653万吨,中国棉花信息网调查预测在633万吨,棉花协会估计在665万吨,我们选取居中的美国农业部的653万吨做估算,而消费的估计取决纺织消费,大体上可以按去年的消费量估算,唯一的调节变量是进口,到目前为止进口不是很顺畅,后期如果不改善,明年用棉肯定是问题,后期需要继续跟踪进口情况。
棉价最大的制约是扩种,最大的支撑是成本
当前南半球种植已经完成,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明显,澳大利亚扩150%,产量达到76万吨,巴西扩种20%,产量176万吨。南半球棉花明年4、5月份收割,但由于地域的原因至少本年度末才能运抵我国,加上量不是很大,对本年度实际供需匹配影响不大。北半球扩种估计还停留在农民种植意愿调查上,根据美国私人机构Informa Economics的估计,2011年美棉总种植面积将达到1300万英亩,在去年1100英亩的基础上又大幅增加,而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调查,国内棉农的种棉意愿也普遍增加。棉价大涨导致种棉相对于其他作物处于优势地位,高棉价引起扩种有必然性,棉花扩种实际影响是下个年度的供给,但能通过期末库存价值来影响本年度的棉价,明年初如果北半球扩种面积较大得到确认,将对棉价形成较大冲击,特别是对2011/2012年度的合约。
另外,本年度的棉花收购成本较高,平均在25000—26000元/吨左右,而且自有资金所占比例较大,这使得棉价有一定的价格刚性。由于今年供需整体上属于偏紧,只要需求方面不出现大的问题,成本线还是很难击穿的。
结论
本年度是供需偏紧向供应宽松之间的过渡年,大格局决定了2010/2011年度难以再现大的趋势行情,下方25000元/吨左右成本价格将成为强支撑,而上方的空间取决消费增长、国内进口节奏和扩种预期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