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四川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七年回眸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1-26 13:27:30  来源:珙县人民政府蚕桑办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月26日讯 2010年,注定是珙县蚕业发展最不平凡的一年,注定是珙县蚕业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年。回眸七年,珙县蚕业人以“争的意识”、“抢的精神”、“拼的状态”,上下同心、干群同力、目标同向,创造了辉煌的“珙县蚕业发展速度”。

  一、理念一变天地宽,风雨七年,辉煌七年

  2003年,全县21个乡镇有栽桑养蚕乡镇17个,其中主产乡镇6个;全县的养蚕农户8500户,桑园总面积4万亩,年发蚕种6万张,产鲜3万担,平均单产25公斤,蚕农鲜茧产值1500万元,户平产值1764.7元;桑园亩平产值300元。产业极为单一,没有任何茧丝加工业。当时的国营蚕丝公司员工多达230人,因管理及行情等多种因素,公司处于负债亏损经营局面,债务总额高达1000万元。

  2004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对原国营蚕丝公司实施改制,采取净资产与债权债务捆绑公开竞争拍卖的方式,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同年5月26日,智溢公司顺利入驻珙县,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砥砺奋进、风雨兼程,历经7年的发展,全县蚕桑面积由2003年的4万亩发展到现在的9.5万亩,蚕茧产量由2003年的3万担增加到现在的9万担,蚕农栽桑养蚕收入由2003年的1500万元,增到现在的1.5亿元,全县蚕业综合产值由2003年的18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亿元。蚕桑产业已成为珙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0年,完成发种118860张,占任务的108.1%,比上年增发15560张,增长16.5%;生产鲜茧94802.7担,占任务的117.7%,比上年净增1415担,增长17.5%;平均单产达到39.88公斤,超上级任务1.6公斤,比上年增加0.98公斤。蚕农实现栽桑养蚕收入23081.98万元,其中蚕农蚕茧收入13461.88万元,比上年净增5806.78万元,增长75.85%;完成桑园综合开发16000亩,实现产值4519.8万元;桑树产叶收入5100万元;桑园综合开发利用产值9619.83万元,比上年净增6000万元,增长171.4%。完成白厂生丝238吨,占任务的148.8%,比上年增长193.5%;实现生丝产值8092万元;生产销丝棉被6158床,销售产值6465.9万元;生产蚕沙枕4000个,产值1120万元;销售干茧1886吨,产值1886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34537.9万元,比上年净增11804万元,比上年增长52%;蚕业行业实现产值(工业+农业)57033.38万元,净22586.88万元,增长54.5%,其中创外汇120万元,入库税收可达800万元。

  二、互惠双赢同发展,举措更优,产业更优

  在发展现代蚕业过程中,紧紧抓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结合蚕业生产特点,按照“确立一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蚕业,探索出了一条助农增收、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蚕业路子。主要经验与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理念更加坚定。

  多年来,我县紧紧围绕蚕业发展这条主线,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抓。按照“一套班子抓、一盘棋子下、一个调子唱”的指导思想,坚持“整合职能、统筹协调”的原则,成立县蚕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县蚕业产业发展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全县的蚕桑生产、蚕茧收购和加工销售全过程,形成了“党委政府宏观调控、业务部门具体指导、村组干部共同参与、广大蚕农具体操作”的一体化运作模式。

  (二)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带动作用更加增强。

  在推进蚕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公司+基地+蚕农”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智溢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实现蚕桑产业的有效整合,使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同时,龙头企业智溢公司采取鲜茧收购资格认证、保护价收购、优质茧工程等形式,保护蚕农根本利益,建立完善茧丝经营体制,为蚕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

  (三)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更加提升。

  一是桑枝食用菌种植。从2009年秋到2010年春秋三季,在全县发展桑枝食用菌种植示范片8个,装袋20万袋,采收鲜茹50万市斤,产值近500万元。二是桑园间种。从2009年开始,在底洞镇、孝儿镇、恒丰乡等地示范桑园内套种黑红苕、黑花生、黑土豆等黑五类作物,参与示范蚕农500余户,套种面积3000余亩,从示范套种的情况看,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每亩桑园增收800—1500元。2010年,全县间种紫红苕3500亩,黑花生2000亩,黑玉米3000亩,黑土豆2500亩,大头菜4000亩,黑豆1000亩等六个品种。目前,除紫红苕正在收购外,其余品种均已收购完成。全县桑园间种收益达到3925.8万元。

  (四)科技应用进一步推广,现代蚕业更加成型。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理念,珙县着力科技建设与推广,全力打造现代蚕业。一是建立严密的技术服务网络。全县形成了“以县蚕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县蚕业产业发展指挥部为核心指挥系统、县蚕桑办为服务部门、县智溢公司员工为专职技术骨干、乡镇、村组技术员和共育室长为常规技术力量”的行政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拥有一支1200余人的技术队伍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二是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蚕桑业的先进技术,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加以改进提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工厂化小蚕共育、工厂化集中养蚕、标准化桑园管理、规范化病虫毒统防和多批次发种养蚕,促进蚕茧质量全面提升。

  (五)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强,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为确保蚕业产业持续发展,不管茧丝行情如何变化,始终坚持“扶持项目不减,支持力度不降,收购价格稳中有升”的政策。坚持每年投入的各种建设扶持资金达1500万元以上,其中,县政府坚持每年投入蚕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从2004年到今年全县蚕业总投入已达1.5亿元。对蚕业生产的育苗栽桑、养蚕设施建设等13个基础环节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增加蚕农坚守蚕业的信心和勇气,为产业持续发展和长盛不衰提供了不竭动力。

  (六)品牌战略进一步拓展,蚕业优势更加凸显。

  为充分发挥品牌对茧丝产业的带动作用,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围绕“农”字号产品,在增强龙头企业引领能力、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全力推进品牌建设。2008年,成功注册“智溢丝绵被”品牌,并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2010年,生产“智溢丝绵被”6.15万床,实现产值4920万元,在全国10个省市建立了营销网点43个,在国内茧丝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畅销省内外。

  七年一剑,如今的珙县蚕业,正以“产业优势突出,基地规模宏大,茧丝质量优异”的骄人成绩,傲立于行业潮头,谱写着珙县蚕业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未来,开拓奋进的珙县蚕业人正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创新,奋力拼搏,描绘着“西南茧都、神韵僰都”的美好明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茧丝  桑蚕业  四川茧丝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