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泽州县“十一五”期间蚕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生意社1月27日讯 “十一五”期间,山西晋城市泽州县立足城乡统筹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农业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十一五”期间,该县围绕增强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固定式喷灌5000亩,综合治理坡耕地2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万亩。连续3年开展小麦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小麦大豆高产创建活动,选育和推广了“泽优1号”、“晋麦76号”等优质品种,确保了粮食产量每年保持在2.25亿公斤以上,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新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泽州县初步建成了沼气、秸秆气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规划乡村沼气服务站点100个,全县以沼气为主的新能源用户达到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1%,跨入了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行列。
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泽州县签订了年产9000吨食用菌项目、年产10万吨谷物早餐饮品等6个项目,总金额达8.94亿元,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目前,该县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444家,比“十五”末增加405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家,彤康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晋宏、伊健、双丰等8家企业入选市级龙头企业。
蚕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泽州县出台了种桑养蚕补贴政策,引进了“陕桑305”、“农桑14”等良种桑树,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等新技术,鼓励扶持农民建设高产桑园、养蚕大棚、烘茧站。截至去年底,建成了犁川镇崔河村、李寨乡闫庄村两座烘茧站,全县桑园面积突破2万亩。2010年蚕茧总产达到31万斤,蚕茧收入达510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走在全省前列。“十一五”期间,该县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种子管理站和农作物种子质检中心,同时成功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监管县项目,形成了覆盖全县、上下联通的农作物病虫害预防预报监测网络。全县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64.2万亩,认证无公害产品38个,认定有机产地面积1400亩、有机产品11个。“巴公”、“晋大”、“伊健”商标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巴公大葱、盘松蜂蜜被认定为全省名牌农产品,卧龙山甜糯玉米被认定为山西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