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纺织服装产业欲重振雄风
生意社1月28日讯 在开平,有着近500家大大小小的化纤纺织服装企业,它们的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支撑起了开平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盛誉。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开平市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让开平的工业经济变得更加厚重。
多年来,开平的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大、利税高、出口创汇多、就业人数众多,是该市“风光一时”的支柱行业和龙头行业。但是,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缺少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不足的开平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开平纺织服装产业,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1
纺织业为
开平支柱产业
开平的纺织服装产业有着悠远的历史。清朝时期,开平的纺织业就已经比较兴盛。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促使化纤纺织业连上新台阶。到开平成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之前的2001年,该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化纤纺织企业已有263家,总产值为104亿多元,占全省同类工业总产值的53.95%,当时的开平涤纶集团是我省7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化纤产量居全国第一位。2002年,开平市获得“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2003年,该市三埠街道办事处获得“全国牛仔服装名镇”称号。
近年来,开平的纺织服装产业更是飞速发展,如今成为了开平市工业经济的支柱,目前,开平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多达近500家,春晖、信达化纤、奔达、富琳、平丰、中源、润成、爱颖等大企业云集,在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行业500强企业中,开平有3家企业榜上有名。如今开平的纺织服装产业年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化纤产品占广东七成市场份额,是广东化纤行业的龙头;无纺布年产量超过1万吨,成为国内三大无纺布生产基地之一;牛仔布出口量占广东省的1/3,成为全国五大牛仔休闲服装专业生产基地之一,以及重要的牛仔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
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是开平市纺织产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开平,无论是纺纱、织布,还是染整、制衣的企业都有,形成了纺织服装一条龙生产的产业链。无纺布以华士达公司为龙头,纺织服装以牛仔为特色,平达棉纺、平丰、奔达、富琳和中源纺织等都是纺织知名企业,规模较大、技术设备先进,产品具备一定的优势。
同时,开平市通过兴建各类纺织工业集中区,吸引投资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本世纪初,开平市成功引进美国联信公司合资,将原棉纺厂、针织厂分拆租赁给香港公司经营,建立了纺织工业区,同时建设了奔达纺织服装工业城、新美纺织工业区以及苍城纺织工业集中地等,形成了原料生产、纺纱、织布、整染、服装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更为重要的是,该市积极引导,使三埠街道办事处在2003年获得了“全国牛仔服装名镇”的称号,近年来,该市长沙街道办事处、水口镇等,都成为纺织服装企业的聚集地。
2
国际金融危机令企业生存艰难
近年来,让开平众多纺织服装企业感到“头痛”始于2008年上半年,至今依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许多领域的投资和发展受到严重冲击,纺织服装产业也不例外。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招工难、出口贸易受抑、人民币持续升值……这些因素就像压在开平纺织服装产业中众多低端加工贸易企业头上的一座座“大山”,快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使得企业的经营出现了较大困难。2008年上半年,开平市经信局对该市纺织制衣行业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有10%的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关闭,开平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为何开平众多纺织服装企业会如此“脆弱”呢?记者了解到,开平大部分纺织制衣企业都是来料加工,贴牌,然后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品牌,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靠的就是低成本生产、低利润经营,始终处于价格链底端,这些低端加工贸易企业自身“内弱”,原来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利润也大都只有5%-8%。如今随着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受阻、人民币升值,企业利润空间也就急速下降,根本难以“招架”。
广东省纺织服装开平技术创新中心原副总经理王进仓告诉记者,开平的纺织服装产业虽然是开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这个“支柱”目前已经显得非常脆弱,相关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而且缺乏品牌,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强,所以在“外压”、“内弱”的环境下,纺织制衣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最大,生存艰难的情况最为严重。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