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成就大利润:小蚕茧“长”成大产业
生意社2月15日讯 2010年,永新县蚕桑业迎来大丰收,桑园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鲜茧6万担,蚕农收入达1亿元;拥有缫丝企业4家,年产白厂丝700吨,工业年产值2亿元。经过多年发展,该县小小蚕茧已逐渐“成长”为一项兴县富民的大产业,并跻身“国家蚕桑种养标准化示范区”、商务部首批“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全省蚕茧加工能力最大县。
建基地,催生发展“原动力”
永新种桑养蚕虽30余年,但之前大都是单家独干,难以形成规模。近年来,该县吹响了建设“优质蚕桑基地”的集结号,选择禾河流域内的高桥楼、石桥、里田等8个乡镇,作为基地建设试点乡镇,全部选用农桑14号、丰田2号等优质桑品种,推行集中连片种植;同时在高桥楼镇茅坪村建立了“新品种示范基地”、“新技术培训基地”和“综合利用示范点”;县委、县政府还与各乡镇签订了蚕桑发展责任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拧成一股绳抓蚕桑的新体制,为蚕桑产业注入了不竭的“原动力”。据了解,去年全县新建桑园基地5000亩,亩桑当年蚕桑饲养蚕种0.45张、亩桑收入340元,新桑养蚕经济收入170余万元,1900户受益蚕农鼓起了腰包。
抓科技,增强发展“生命力”
这些年,永新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科技外联和培训机制,不断创造蚕桑产业的更大效益。最值得一提的是桑园套种竹荪技术。竹荪与桑树形成一种良好的共生关系,竹荪利用桑枝和蚕粪作为下脚料,消耗大量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桑树用菌渣作为有机肥料,生长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为推广桑园套种技术,该县无偿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免费培训套种技术;为示范基地无偿提供菌种,贴补其他菌农一半费用;购买食用菌烘干设备30余套,免费为菌农烘干竹荪;与菌农签订合同,在市场不景气时,以最低保护价格45元/斤收购菌类,保证菌农不亏本……经过试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永新已套种竹荪近千亩。农民受益后说,这往后种桑养蚕,再也不怕亏本了!
拉链条,保持发展“永续力”
作为“全省蚕桑重点基地”的永新,发展缫丝加工无疑有充足的“口粮”,这些年吸引了新锦、新杭、润硕等缫丝企业纷纷“落户”,特和康等4家真丝制品公司也前来“安营扎寨”。江西润硕茧丝绸有限公司以保护价从农民手中收购鲜茧,缫丝后直接卖给真丝制品公司。公司同时与农民和真丝制品公司签订购销合同,三方合作本地就能完成,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在质量、信誉等方面都不用操心。这样一来,从养蚕、收茧、缫丝,再到织绸、制被、销售,蚕桑基地、丝绸企业和商贸市场完备,蚕桑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初步构建了一条工农互动、农企双赢的产业链条,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规模,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永续力”。去年该县新增蚕种1.5万张、鲜茧1.1万担、蚕农增收11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