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岗无人”说明纺织业人才培养已成当务之急
生意社2月21日讯 在过去20多年间,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劳工就业观的改变,结构性劳动力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红利”对纺织行业发展的效应逐步减弱,随之而来的技术工人短缺使企业在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方面举步维艰。
时下,“技工荒”、“绝技失传”、“后继乏人”等字眼常常见诸报端,不少行业都存在“技术断裂”、“人才断层”、“濒临失传”的现象。一方面,一些企业仍依靠四五十岁的技工在生产第一线贡献力量,尚未形成人才梯队,不少“绝技”、“绝招”面临失传;另一方面,青年工人不愿学技术,工人技师后继乏人。一线工人素质偏低,特别是一流技术工人的短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纺机企业中,传统工种工人所占比例很大,而高新技术工种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种则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如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化验、精密仪器仪表修理、高级电机维修等。据了解,纺机企业在岗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技师占0.71%、4.6%,而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比例分别为21.83%、49.42%和23.44%。在棉纺织企业中,高等级技工所占的比例更低。就此方面而言,国有大中型纺机企业的情况略好于私有企业,但现有的技术工人也以中级工和初级工为主,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变高技能工人所占比例太低的现状。
多年从事外贸的北京某针织服装企业总经理隋立明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外贸订单大多时间紧、工艺复杂,这要求设计师、打版师和工艺师尽快拿出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一般来说,打版师和工艺师要有10年以上的生产经验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刚毕业的学生缺少踏实的工作作风,更缺少经验,根本不能适应这项工作。现在,我们主要依靠从外面‘借’打版师和工艺师来维持生产。”他认为,现在社会舆论过分倾向于高学历、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大降低了技术工人的成就感。此外,有些企业不同技术等级的工人收入差距较小,体现不出技术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人的价值观,令他们觉得工人社会地位低、没有发展前途。这是不少高技能人才离开企业的主要原因。“社会上对技术人才的一些片面理解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高级技工人才队伍的建设。”
上述观念还影响到一些地区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差、学生生源少,一些地区的技校干脆关门了事。如湖南邵阳二纺机、常德纺机的技校基本都是这样,湖北襄樊地区的纺织职业教育也是如此。一位曾担任襄樊纺织协会主任的老同志说:“原来襄樊还有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但是专业设置的‘追风’现象造成生产岗位所需工种专业少,且学校之间专业重复,造成了一些学校关门。加之毕业生大量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际进入本地企业的职业技能毕业生能够从事一线岗位操作的很少。现在襄樊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接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从长远看,本地区的劳动力很难与之相适应。因此尽快恢复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是襄樊承接转移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职工则面临着培训渠道匮乏的困难。职工获得岗位技能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师带徒”方式,再辅以岗位培训。江苏无锡一家纺机企业的负责人说:“过去纺机企业都有夜校,重点是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虽说教育质量不是很高,但对职工学技术有带动作用。现在,纺机企业恐怕没有一家有夜校了,在职职工学技术的渠道完全要靠自己。”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技校生和委派到学校参加系统培训学习的职工数量少、比例低,多数工人参加技术培训根本无从谈起。对于工人而言,“高级蓝领”之“高”主要表现在待遇上,“高级蓝领”之“缺”主要表现为“缺钱”。相对而言,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还比较注重自身需要的技术工人的培训,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则不太愿意花钱、花时间培养职工,更多倾向于用高薪从外部“挖”人才。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其比重稳步提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生产自动化成为总体趋势,急需大量有知识、有技术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据专家介绍,现在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也与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有关。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未改变,但纺织行业正实实在在地面临着技术型人才短缺的现象。“有岗无人”与“有人无岗”的现象大量存在,说明纺织行业人才培养已成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