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装品牌难以主宰中国市场
生意社3月5日讯 随着ZARA、H&M、GAP齐聚中国,中国的服装市场开始转向快速时尚领域,这些以“快时尚”著称的国际品牌能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服装市场实现飞跃增长,又将怎样影响中国服装领域的未来?
市场调研机构通亚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保罗·弗伦奇认为,GAP作为一个正在国际和美国本土市场挣扎的品牌,这个时候希望中国成为其救赎地,似乎为时已晚。
无论是ZARA还是H&M,都将欧洲的风格原汁原味复制到中国,尤其是ZARA,连店内的道具都从欧洲运来。H&M中国店内所售服装以小号居多,其中的原因是所有的板型都来自欧洲,对相对瘦小的亚洲人来说,小号才能符合身材所需。
在这一点上,后来的GAP似乎更加注重与中国市场的相互融合。在GAP位于上海淮海路上的专卖店内,所有的广告宣传画中的人物都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组合,他们想告诉中国消费者,这个品牌是国际的,但是其中同样蕴含中国元素。
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她比较看好ZARA与H&M,但她和同行们都认为,十年之后中国服装零售市场将是本土品牌的天下。因为本土品牌的模仿能力很强,会在短时间内学到国际品牌的长处。
如今,ZARA上海南京西路店开业首日的火爆场面已经很少看到,除了一年两次的打折季人潮涌动之外,其余时间客流与本土服装零售商的差距并不明显。
保罗·弗伦奇也说,他们现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是谁将成为中国的ZARA。他认为中国本土零售商在快速时尚领域的发展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而本土零售商的劣势在于它们的服装系列不像国际品牌那样“潮”,营销手法显得“有些寒碜”,店面也不够吸引人。此外,在一个面子和身份至上的市场中,品牌缺乏国际地位也是短板。但本土零售商的优势在于,当下定决心时,它们在全国范围内铺货速度极快,此外,制造利润率也是优势。鉴于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增势迅猛,迅速铺货对于销售额和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