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蚕桑农业:特色扶贫乐章唱遍三姐故乡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3-07 09:12:43  来源:新华网 收藏

  “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宜州市委、市政府在开辟一条特色扶贫道路上达成共识。

  近年来,宜州市在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扶持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在贫困村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实施产业扶贫,使贫困村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4年,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二区成立,宜州市以该工业园区为平台,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至2010年,入驻园区的缫丝加工企业达11家,其中以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缫丝加工龙头企业和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制糖龙头企业并驾齐驱,带动宜州市及贫困村桑蚕和甘蔗两大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据统计,2009年,制糖企业带动该市种植原料蔗48万亩,覆盖16个乡(镇)190个村(社区)7万多农户,其中63个贫困村种植原料蔗4.5万亩;缫丝企业带动农户种桑28.6万亩,带动养蚕农户9万多户,其中贫困村近2万户种桑面积达4.8万亩。目前,宜州市年鲜产量已占全区的22%,占全国茧产量的7%。种桑养蚕和种甘蔗已覆盖贫困村农户达90%以上。

  2010年,由于市场上糖价大幅上涨,直接尝到甜头的是宜州7万多户蔗农,2009/2010年度,博庆公司共支付给蔗农种蔗收入达6.92亿元。同时,蚕茧收购价格也大幅上扬,全年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6元左右,宜州市祥贝乡百伟村韦才永种植8亩桑园,一年收获2100公斤鲜茧,卖茧收入就有7万多元。

  目前,甘蔗和桑蚕、制糖业和丝绸业不仅成为宜州市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成为贫困村巩固扶贫成果和有效预防返贫的稳固防线。

  创新扶贫机制为企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一条条扶贫道路向边远贫困村屯延伸,图为2010年底开通的福龙瑶族乡高山村四级路,全长8.6公里。

  宜州市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对企业和农户实施“两边扶”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该市两大扶贫龙头企业——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和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共获得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0070万元,获得贴息资金302.1万元。

  获得国家扶贫贴息贷款,让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如虎添翼,广西博庆食品公司通过产品更新、提高机耕补贴、维修甘蔗区道路、提高原料蔗价格等措施,使宜州市甘蔗种植业顺利渡过金融危机,2010年该市甘蔗种植面积达48.6万亩。

  2009年,广西嘉联丝绸公司把生产规模扩大到18组自动缫丝机(7200绪),2010年又将新增丝绸产品生产线,蚕丝企业逐步向规模化、系列化发展,企业带动农户脱贫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在扶持贫困村农户方面,宜州市围绕甘蔗和蚕茧两大原料生产,大力抓好到户贷款工作。近五年来,该市扶贫办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在贫困村发放6900万元扶贫到户贷款,共发放贴息资金345万元。贷款主要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种桑养蚕和种植甘蔗。到户贷款覆盖了63个贫困村农户1.1万户。

  该市通过创新扶贫机制,加大对龙头企业和贫困村农户的扶持力度,使贫困村桑蚕和甘蔗两大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据统计,63个贫困村08/09年榨季进厂蔗量18.3万吨,贫困村蔗农收入4758万元。贫困村桑园面积也达到4.8万亩,养蚕27万张,贫困村养蚕收入近4亿元。

  据了解,宜州市在实施企业、农户“两边扶”措施的同时,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工业反哺农业成效显著。其中,博庆公司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以无息化肥、甘蔗种、免费机耕、技术培训、维修道路等方式,扶持农民种植原料蔗。刘三姐乡谷洞贫困村2009年获得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无息发放复混肥贷款22.3万元,免费机耕781亩,道路维修补贴1.8万元,该村09/10榨季甘蔗进厂量11127吨,户均收入1万元。

  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在该市3个乡6个贫困村建立优质茧示范基地。对示范基地养蚕户免费提供方格簇、蚕种和技术服务。2009年,公司投入示范基地农户化肥补贴68万元、方格簇补贴20万元,多个示范基地农户养蚕户均收入9000元。

  “整村推进”为63个贫困村夯实发展基础

  惜日山塘挑水喝。

  今日门前洗衣物。

  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宜州市部分贫困村实现自来水入户目标。

  缺水、缺电、缺路、缺优势产业,是贫困村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生活状态的主要原因。

  在“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中,宜州市有63个贫困村列入其中,贫困村人口达11.14万人。

  如何改变63个贫困村落后面貌,让11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宜州市委、市政府在做大做强蔗糖、桑蚕扶贫产业,带领群众脱贫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集中力量,重点做好贫困村道路、饮水、供电、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以来,该市共投入部门专项资金,修通贫困村四级石砂路36条224.1公里,村屯道路171条492.6公里,独立桥21座207.5米,受益人口10万人。目前已有57个贫困村修通四级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促进了贫困村扶贫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贫困村群众增产增收。

  十年间,该市在贫困村建沼气池7530座,池、厕、厨三结合沼气池达85%以上;建设人畜饮水工程76处,建水池69座,打井4口,安装引水管108130米,家庭水柜138座,共解决了2.4万多人饮水困难。

  “十一五”期间,该市投入扶贫资金550万元,扶贫到户贷款6900万元,发放桑苗4912.2多万株,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种桑10916亩,种甘蔗8877亩,养蚕3.3万张,扶持农户3.08万户(次),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

  在“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过程中,该市得到广东省及东莞市,以及区直、河池市直单位的大力帮扶,让贫困村基础得到迅速改善。

  “十一五”期间,该市获得广东帮扶“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资金388.8万元,实施福龙瑶族乡龙拱村和北牙瑶族乡保安村等4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4个广东帮扶示范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硬化道路铺到群众家门前、住房立面统一装修、自来水入户,文化室、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村民精神焕发,为全市其他“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在“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中,2个区直机关和4个河池市市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宜州市6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同时,宜州市共安排90个机关和事业单位投入“整村推进”贫困村定点帮扶工作,积极整合资金,把“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委会通四级路、村村有卫生室、文化娱乐活动室,桑蚕和甘蔗两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农民人均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茧丝  广西茧丝  桑蚕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