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葛敬中:为中国蚕业发展鞠躬尽瘁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3-09 10:31:02  来源:新浪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3月9日讯

  背景介绍

  葛敬中,字运城,1892年1月8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县钮家滩。他生在农村,从小就接触养蚕、栽桑。杭州安定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大学,1913年毕业,随即赴法国都鲁斯大学攻读园艺学兼学养蚕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园艺系教授。   1919年南京临时政府任葛敬中为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监理、总技师。该会的宗旨是改良和发展苏浙皖三省蚕丝生产事业。葛敬中就任之初就认为我国蚕桑技术人才缺乏,生产技术落后,是蚕丝业衰落的重要原因。要复兴和发展蚕丝事业,首先要大力培养蚕桑技术人才。

  培养蚕桑技术人才

  1924年葛敬中应聘兼任东南大学教授、蚕桑系主任。他多次向学生阐述担任系主任的目的,就是要为复兴我国蚕丝事业培养人才,一再教育学生要“学蚕桑,忠本行”,献身蚕丝事业,矢志不渝。1928年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创办蚕桑系,聘葛敬中为教授、系主任。为提高教学质量,他提倡学习日本的先进科学技术,延聘小见益男、松田义雄和后藤辰五郎等三位日本教授讲授蚕丝业务课,并邀请日本著名蚕学家田中义麿博士来校设特别讲座,主讲蚕生理学、蚕解剖学、蚕遗传学等基础课。在葛的主持下,当时蚕桑系的师资和设备在农学院是比较好的,学生也比其他系多。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和第三中山大学是国内较早设立蚕桑系的两所高等学府。葛敬中出任两校的蚕桑系主任,为振兴我国蚕丝事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葛敬中还重视培养中级蚕桑技术人才。1928年春,他会同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总技师何尚平创办女子蚕桑讲习所于江苏省无锡市。翌年迁至镇江蚕种场,改名为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学制三年。参照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办学方式,镇江女蚕校实行课堂学习与蚕桑生产实习并重的方针。从创办到抗日战争中被迫解散,历时10余年,先后培养出中级蚕桑技术人才300余人。

  开办蚕桑指导人员养成所

  1934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蚕丝改良委员会,葛敬中任常委兼技术室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委托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和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开办蚕桑指导人员养成所,学制二年,共毕业学生200多人。这些技术人才散布在全国各地,为发展我国蚕丝事业发挥了促进作用。

  从繁育优良蚕种着手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为提高我国蚕丝品质,增加产量,扩大出口,首先从繁育优良蚕种着手。葛敬中鉴于镇江、南京一带丘陵地区,土质疏松,容易排水,地面宽大,地价低廉,养蚕者少,感染蚕病机会少,适合栽桑养蚕,建立蚕种场。他在东南大学教栽桑学时说:“将来中国的新蚕业,要尽量向比较地广人少的地方去开展。所以以后的种桑区域,要尽量利用荒山、荒地和水利不便之地。种桑的地方,要与种高梁、玉蜀黍、豆、麦的地方去竞争,尽量地让出可耕地,栽水稻。那末解决民食与减低蚕桑成本,双方兼顾,同时新蚕业亦可一新面目。”他的主张,获得合众蚕桑改良会会长和董事会同意,委任他为场长,物色适当地点,筹建蚕种场。

  用深耕法垦荒植桑

  1926年,葛敬中由冷御秋协助,选定镇江四摆渡为场址,在沿铁路线南侧一带先后购得土地350亩,大部分是满目荆蓁、荒冢累累的土阜。葛敬中常驻四摆渡,亲自筹划建场事宜。首先采用深耕法垦荒植桑。凡高阜地区,先开深83厘米、1米见方的深穴,将土掘起,使之风化;稍平坦地区则开成深0.5米、宽67厘米的沟,栽密植桑。当年共栽植低刈和中刈桑苗约4万株。由于技术措施得当,栽种后桑苗肥芽怒放,发育繁茂。同年10月开始兴建蚕室附属室和宿舍等,至1927年3月建成。

  推广秋蚕种

  推广秋蚕种,是创办镇江蚕种场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必须建立蚕种冷藏库,将春蚕种冷藏,然后进行人工孵化,繁育成秋蚕种。镇江场决定兴建当时较先进的氨冷藏库,其资金由无锡永泰和上海瑞纶两丝厂捐赠,但在技术上国内尚无经验可供借鉴。为此,葛敬中偕夫人胡咏絮(苏州女子蚕桑学校早期毕业生,当时担任镇江蚕种场场务帮办)前往日本考察。1927年2月回国后即订购设备,开始兴工,至同年5月建成。这是我国各蚕种场中第一座供冷藏蚕种用的氨冷藏库。   1927年镇江蚕种场聘请戴中寰、夏楚白、日本技师佐濑旭、译员赵烈等技术人员,同时购进新白、正白两种日本原种。除春秋两期培养少量原种供自用外,春期饲育蚁蚕312克,制成正白×新白正反交一代交杂种11000余张,全部入库冷藏作秋蚕种之用。以后大量生产人工孵化种,为江浙两省大规模饲养夏秋蚕奠定基础。   栽桑品种应该适合制种需要。镇江蚕种场除栽植大片湖桑和鲁桑供饲育壮蚕外,还栽植市平、鼠返、利桑等山桑系品种约万株,供饲育稚蚕之需。国内各蚕种场分别栽植稚、壮蚕用桑,以镇江蚕种场为开端。

  蚕种远销国外

  当时社会上有人看到镇江蚕种场创办伊始,成绩显著,也想投资开办蚕种场。葛敬中认为,镇江蚕种场既为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所创办,负有改良蚕业的责任,对于正在兴办的蚕种场应当尽力给予协助。从1929年至1930年先后对裕民、益民、永泰、瑞昌、三益、均益、黄墟、明明等新办蚕种场,从垦荒植桑、供应原种、代检母蛾、代销蚕种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并逐步发展成合作蚕种场,调陆星垣为总技师。这个合作蚕种场的成员蚕种场从几个增加到10余个,桑田从200余亩扩大到4000余亩,机器冷藏库从1个增加到4个,投资从5万元增加到100万元,春秋两期蚕种产量从3万张提高到120万张,蚕种运销范围从江浙两省扩大到山东四川安徽湖北山西广东,直至远销国外。

  满足供给

  自从邻近蚕种场兴起后,原种需要量激增,国内供给不足。向日本求购,既不经济,而且日本原蚕种也并非尽善尽美。镇江蚕种场论人才设备,可以把繁育普通种的能力转为繁育原种,以满足需求。因而决定增加原原种蚕饲育蛾数。1929年春期饲育原原种250蛾,制成原蚕种1733张。秋蚕期又制成原蚕种2110张。嗣后年有增加,至1937年产原蚕种达2万张,一代杂交种6万张。   当时各地蚕品种庞杂,丝质量差,微粒子病猖獗,严重影响茧丝生产。因此葛敬中十分重视蚕品种改良工作。为了加快改良品种,他千方百计通过日本友人从日本引进体质强、丝量多、丝质优的新品种原种,经过试育,选择适合我国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大量繁育原种,以供繁育普通种之用。这是改进蚕品种最容易见效的方法。为此,镇江蚕种场在原种部、普通种部之外,又增设试验部,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1931年春期试验证明魁白(即华五)的解舒和丝量颇为满意,秋蚕期立即繁育普通种。经发给蚕农饲养,成绩卓著,获利倍增,丝厂亦收购到品质优良的丝茧。为增加生产,镇江蚕种场和邻近各场大量繁育魁白的一代杂交种。嗣后各蚕区欢迎该品种系统的蚕种,不能不说是镇江蚕种场率先大力提倡的结果。   以后采用新的原蚕品种华六、西巧、化桂、沄真等等,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蚕农丰产丰收,丝厂获得丝量更多、品质更优的原料茧。例如比魁白更优良的化桂品种,虽在秋蚕期联合各蚕种场共同迅速繁殖一代杂交种,而浙江吴兴、德清、嘉兴一带的蚕农在选购蚕种时,几乎达到非化桂不养的程度。由此可见,当时的蚕农亦已认识到新品种的优点。

  迅速繁育新品种

  为了迅速繁育比华六、化桂更加优良的新品种,1935年夏,镇江蚕种场特派技师赴日本,搜罗到洽桂、华七等新品种原种。回国后立即着手繁育,于晚秋即制成一代杂交种。连同附近几个蚕种场,共繁育了4万余张,供应第二年春蚕推广饲育。   江浙农村向来利用批芽叶饲育夏蚕,但其蚕种全是土种,不仅体质虚弱,茧丝质量差,还带有病菌。为改良夏蚕品种,镇江蚕种场选出广寒、广麻和华六的一代杂交种推广试育,获得成功,大受蚕农欢迎。各地需要数量竟达10万张以上。只因广麻原种数量少,仅繁育成6万多张,供应各地饲养夏蚕。   随着土种的淘汰,改良蚕种的需要量激增。供不应求,尤其是浙江省缺种的情况严重。为此,葛敬中在1933年向浙江省建设厅建议创办嘉兴分场蚕种场,亲自兼任场长。在南浔祝家?选定饲育原蚕的农户,采下种茧运送嘉兴,经检定合格者制蚕种,从而大量繁育出改良蚕种,解决了浙江省养蚕需种之急。这一方式,就是现今浙江蚕种场实行的原蚕饲育区的雏型。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葛敬中  蚕桑业  茧丝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