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纺织企业在中国面对之困境及机遇
生意社3月14日讯 香港纺织企业由八十年代开始陆续转移入珠三角生产,亦为中国纺织业打下良好基础,由初期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开始,港商利用其优势,令纺织产业,成为中国出口大项。
随着国家的急速发展,珠三角的初期投资有利条件不再,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企业,首先受到冲击,不少企业纷纷转入内陆,希望减低成本。
因应在中国大陆设厂的香港商人,持续面对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香港贸发局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若干投入成本于2010年4月达到近期高位后,曾于5至7月稍微下降,但一些主要的工业投入价格已于最近数月开始再度上升。
劳工成本问题持续影响大部分在中国大陆设厂的港商,尤以用人众多之纺织企业更甚。2010年首季,尤其是农历新年后,估计广东省约短缺90万名工人,其后情况虽有所舒缓,但仍欠缺30万至50万名工人。
随着内陆地区发展速度加快,民工留在本省家乡附近工作已成趋势,沿海地区劳工短缺似乎已成为“常态”,并将持续推高一般工资水平。
除劳工成本增加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飞涨也是港资纺织企业面对的重大挑战。中国大陆生产价格指数自2010年5月升至7.1%高峰后,8至9月放缓至约4.3%。但指数自2010年10月起加速上升,到11月达6.1%。
中国大陆原材料、燃料和电力购进价格指数也重拾升轨,于2010年11月达9.7%。纺织原材料之棉花,价格飞涨超过一倍,化纤原料亦随之大升,原料升势至今仍未仃止。
目前大多数香港厂商仍接受以美元支付其出口,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表示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部分生产成本已告上涨,并蚕食其出口利润。
香港贸发局调查显示,于中国大陆生产的港商,其以人民币结算的生产成本部分,已由早年平均30%,增至34.4%至53.9%不等,平均为49.8%,因而人民币升值对港商的影响将更趋沉重。
港资纺织企业在大陆面对之困境外,亦面临重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下,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将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的长期战略措施,这对纺织业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港资纺织企业面临的不利因素,企业必需透过分析市场机遇,以自身优势确立发展方向,针对各种问题作出解决策略。
香港政府亦寻求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下的角色,港资纺织企业更要清楚以往成功之原因,面前之不利因素如何解决?应利用“十二五”之机遇,确立企业发展及长远改革提升决心,以创立品牌、持续发展、培育人才,提升生产,为四大战略目标,方能在中国纺织业占一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