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非长久 自产渐萎缩棉花种植亟待提高收益率
生意社3月17日讯 近日,各省统计局相继发布了2010年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新疆等省区的棉花产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山东省下降幅度最大,较上年减少21.4%。
这已经不是我国棉花第一年减产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762万吨。2008年减至749万吨,2009年减至640万吨,2010年再次减至597万吨;从棉花种植面积来看,和2007年相比,减少1614万亩。
北京中期期货分析师许晶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棉花连续减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几年的气候灾害比较重;另一个是棉花的种植效益已经大大下降,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
“除2010年之外,近几年棉花收购价格一直偏低,仅在万元每吨左右。粮食价格却在稳步提升,棉花对于农民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许晶说。据中国棉花协会估算,正常情况下,要想保证种棉花对农民有吸引力,棉花和小麦的价格比应该在8:1,棉花和水稻的价格比应该在12:1,但近几年大概只有6:1的水平。
种棉花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活。“与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相比,棉花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很低。再加上棉花的虫害升级较快,种植棉花防治需要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这就让农民不得不在棉田上耗费更多的时间,直接影响到了农民外出打工的收益,所以他们更愿意种省心的作物。”许晶说。
从3月份种棉到11月份收获结束,棉农基本上不能外出。据业内人士计算,种植棉花农民需要投工30个每亩,小麦和玉米则只需6个左右。种一季棉花,农民可能四五个月没办法出门打工。按照每月1800元的打工收益计算,每年要减少七八千元收入。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尽管2010年下半年棉花价格大幅飙涨,棉花种植面积下滑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