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订单:一个握在手里的不定时手雷
随后,欧盟也跟风美国施压人民币。
就是在这种嘈杂的声音中,从事纺织进出口生意的王磊参加了第108届广交会。
其实,9月份开始,来自欧美的要货咨询如雪片一样飞来,“最大的一个单子值100多万,就这样给推掉了。”
因为,他已找不到厂加工。
面对订单,没有企业敢接。
由此,很多企业生产线停止运转,“接得越多,亏得越多。”很多企业这样说。
“不要压迫人民币升值。”10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上这样呼吁。
其实,人民币升值步伐并没有停止。10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价上涨至6.6912。10月29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6908元。相对6月重启汇改,升值幅度近2%。
此时,8月份接的一个订单,已让广东潮州圣泽公司老板郑斌损失8万元。
而就是加工利润相对高的企业,“现在也是有选择地做订单。”海贝鞋业财务副总经理章桔说。
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服装业平均净利润水平仅仅在3-5%之间。
人民币的升值还在继续。
2011年1月11日,1美元对人民币6.6216元;1月12日,1美元对人民币6.6128元;1月13日,1美元对人民币6.5997元,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而瑞银证券预计,为了抑制通胀,今年人民币将升值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6.2。
“国内服装加工企业利润普遍在5%以内,如果人民币升值6%,则导致服装出口企业亏损。”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说。
“人民币升值压力大,企业报价难,”广东名瑞董事长蔡民强说,“未来行业洗牌将加剧,中小企业可能被洗得多一些,大企业不小心也会被洗掉。”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企业面对的压力,还不仅仅是人民币升值。
“限电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在本已不佳的中小企业生存状态下,温州会有30%的中小企业被迫停工、半停工。
在“十一五”最后一年,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很多地方开始限电。
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原来1天用电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浙江休闲阳光鞋业生产管理负责人邓学平说,“限电后,用柴油发电,每天成本就增加2000元左右。”
在压力成本下,“2010年订单比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天时时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红锋说,长期客户美国品牌MissMe挑了一些单子给越南、印度做。
苏南一家企业老总也表示,2010年广交会上,部分欧美客户已开始缩减采购量。
事实证明,在ZARA、H&M、优衣库等品牌服装店里,新一季春装不再是单一的“MADEINCHINA”,产品多来自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墨西哥等国家。
很多单子已经开始往国外转移。
实际上,2010年1-11月,越南运动鞋产值同比增长20.2%,中国规模以上皮鞋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3.4%。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已成明日黄花吗?
显然,成本的压力,依然在加大。
在通胀轨道里,中国服装难得幸免。
棉价,就是一个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