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由被动走向自觉
生意社3月25日讯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作用下,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由被动走向自觉。2010年,我国服装行业区域布局调整成为热点;品牌推进更上一层楼;科技进步高歌猛进;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国际合作皆为要点。一切行业热点的呈现,都昭示着同一个行业发展方向,展现着同一条行业发展道路,即:全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并以此为“服装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成本上升挚肘行业发展,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彰显。2010年,棉花价格非正常高速上涨导致纱线、面料等服装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上升,扰乱了服装面、辅料供求秩序。在棉花价格带动下,PTA、羊毛、羽绒、茧丝等各种原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羽绒价格涨幅达历史均价四倍,大大增加了产业链价格传导压力。用工荒、通胀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2010年服装行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行业政策成本、融资成本在我国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等过程中不断提高,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行业的部分换汇损失,也一定程度上在中短期内削弱我国服装出口竞争力。2010年末,服装主产区出现的限电、限水等措施也增加了行业的不可预测成本。另外商业地租不断攀升加大了品牌企业的商业成本压力。
应对成本上升,唯有通过科技和创新提升行业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单位资源投入产生的效益,提升产业运行质量。2010年,大规模技术提升在行业全面展开,科技进步在行业中已成为集体的自觉行动。先进的高速、职能、节能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减少单位产量用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市场掌控能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了企业、行业运营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大规模定制、单件流、柔性制造等创新流程的运用提升了服装加工的适应性,提升了生产线效率;新材料的大量开发利用提高了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降低了行业对单一原料的依赖;基于现代科技的商业模式创新造就新的市场需求,2010年服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B2B普遍应用于品牌企业订、补货系统,B2C规模高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年服装网上购物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以上。以科技为契机的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在行业中不断被应用和推陈出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机制创新、产品创新、设计创新、品牌文化创新、资本创新等各方面均有突破。
劳动力短缺加速产业区域结构调整。2010年,“用工荒”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经过调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五服装大省普遍缺工20-30%,该五省平均开机率仅80%。内陆服装产业发展较快的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招工难现象。东南沿海的劳动力供需矛盾在“十一五”期间不断加剧,已经难以通过加薪、改善福利、劳动条件等手段实质解决。产能向劳动力相对充裕地区转移已成趋势。
沿海地区企业向苏北、鲁西南、河南、江西、安徽、湖南、广西等交通较便利地区的产能投资快速扩大,以梯度转移为主体的各地间交流互访空前频繁,中部有产业基础的地区迎来了大批主动实地调查的东部省份企业,东部地区服装产业形式悄然改变,梯度转移已经在重整产业链的企业中不断升温。此外,企业对未来中西部地区就业和消费的乐观预期,品牌在内陆省份的市场布局直接引导产业转移,订单转移模式带动了中西部地区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内陆地区服装消费需求提速,郑州、武汉、成都等部分中心城市消费市场、物流服务的不断完善也极大促进了中西部服装产业快进。全国服装产业功能区划分、协调联动发展的格局已现雏形。
集约化发展下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国际合作皆为要点。我国服装产业经历了30年粗放型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基础和强大的加工能力,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行业深刻意识到转变增长方式是未来我国服装产业保持并发展国际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唯一道路。追求数量增长导致大量重复建设,使得同质化恶性竞争难以改善,从而造成产业资源的大量无效利用和浪费。只有走以价值为核心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使资源的利用有预测有计划,对有限资源加以节约、高效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差异化,最大限度提升资源效能,并反过来提升资源质量。
2010年,行业资源争夺战已经打响,企业间对人、地、资金甚至技术、品牌的争夺日趋激烈。未来的竞争必将是企业资本实力的竞争。资本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上市,或利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形式扩充资本,2010年新上市服装公司多达10家,中国内地服装类上市公司个数已超过50家,“排队上市”成为2010年服装行业的一道行业盛景。上市公司则不遗余力地开疆拓土、业务延伸、技术革命、广纳人才。
随着内销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和中国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行业合作、企业合作愈发普遍。生产合作、产品合作、设计合作、营销合作乃至品牌合作、资本合作,国际化服装企业将越来越多,中国服装行业国际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国际资源整合随着雅戈尔、如意、波司登等龙头企业的国际收购与合作而进入实操阶段,行业对国际人才、技术和服务的利用更为普遍和务实。拥有过人眼光、理念、判断力和魄力;拥有广泛灵通信息和技术分析手段;拥有雄厚资金实力;拥有良好行业口碑和社会信誉的优势企业无疑在征战中占尽优势。同时,资源也在进行优化选择,最终流向能够反哺其发展升值的企业。
品牌推进更上一层楼,品牌生态见雏形。提高品牌贡献率已成为企业化解不利因素,有效开拓市场的核心工作和共同理念。如何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风格创新等方面促进品牌提升,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已成为企业的必修课。品牌创新层出不穷,2010年,创新成为行业主旋律。企业模式创新、品牌模式创新以及随之而来的渠道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等在行业中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不仅细分了行业、细分了市场,同时也开拓了市场的广度和维度,为行业增添了活力,展现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集约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引领下,品牌战略被赋予新内涵。品牌战略不再单纯强调商品品牌打造,而是围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品牌为构建立体、联动、功能互补的品牌生态系统。以商品品牌为核心,发展企业品牌,包括:品牌集团、产业链集团、加工品牌、服务品牌等,各地区着力发展有特色、有专长的区域品牌。众多单品牌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或整合收购等方式进入多品牌运营模式。加工品牌亦获得长足进步。在金融危机国际需求紧缩后,2010年我国服装外销订单迎来恢复补库的集中性增长,内销订单也因内需市场回暖和新兴市场兴起而爆发式增长,订单在企业、区域间的择优分配不仅增强了一批加工企业打造加工品牌的信心,也助推一批新兴服装加工企业和集群的成熟壮大。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名城/镇已达到175个,其中服装47个。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之际,针对服装行业的专业服务品牌也是风生水起,设计研发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咨询规划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物流采购服务、攻关融资服务、资源猎头服务、国际合作服务等各种服务应运而生,成长迅速。